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

📋 案例基本信息

📌 案例名称 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
🏢 所属平台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
📍 所在地区 福建
📅 发布年份 2017
📚 资料来源 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 适用范围 全国
💡 案例说明 暂无信息
⚙️ 具体做法
2015年初,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强化协作,实现作业空间合并、作业时间一致、作业系统并行,场所设施、查验设备等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力推进了口岸大通关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通过联合执法实现关检“一站式”查验。  发布《关检“一次查验”实施配合办法(试行)》,进一步扩大联合执法、联合查验范围,启用关检“一站式”查验场,通过优化监管执法流程,逐步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实现作业时间上的一致、作业空间上的合并、作业系统上的并行,为广大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口岸通关模式。  (二)探索对特定商品开展“监管互认”试点。以“一次查验”为基础,探索开展关、检查验或检验检疫结果和数据的互认,包括:一是对关、检双方认可的高资信企业,对其进出口的不涉证、不涉税、较低风险商品,关、检互认查验或检验检疫的结果和数据;二是对特定商品的查验或检验检疫结果和数据进行互认,互认要素包括品名、数量、重量。对于试点“监管互认”的货物,关检双方按照“遵循法治、安全便利、集约高效、协同治理”的原则,由检验检疫部门先进行检验检疫,海关则视查验需要对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结果予以认可,并根据检验检疫部门发送的检验检疫报告直接进行品质和数量的结果认定,海关原则上不再要求二次掏箱,从而进一步简化了通关流程,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货物的通检效率。  (三)加强关检“一站式”查验制度化建设。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福建省逐步完善关检“一站式”查验工作模式并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2015年11月,全省海关与检验检疫机构完成“一站式”查验场地的建设,并设立显著的标识,同时关检双方以对外发布公告、制定联系配合办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途径夯实合作基础,明确双方责任,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形成“一个办法、一片区域、一项制度”的关检“一站式”查验固化工作模式,并共同定期编辑简报进行宣传。
📈 实践效果
(一)完善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工作模式。  关检双方根据试点情况,不断总结评估,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外挂辅助系统,实现“监管互认”电子数据交互对碰。对“监管互认”试点企业、试点商品加强风险评估,加强执法协助与互助,及时通报各自查验/检验检疫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寻找合作交叉点,形成关检“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及“一站式”查验合作通关操作规范,固化关检双方“三互”及“一站式”查验工作形成的经验。  (二)探索建立关检查验预约机制。  对接检验检疫预约功能模块,形成关检“一站式”查验预约平台,企业可由此实现关检共同查验的“一次预约”以及查验货物物流追踪管理。  (三)加大联合宣传力度。  建立企业意见征询和回访机制,及时收集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同步召开宣讲会答疑解惑;通过新闻媒体、企业宣讲会、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扩大社会影响力。
⭐ 案例亮点
“一站式”查验+监管互认措施实施至2017年2月,福建关检部门共实施联合查验13609票、37246个标箱。开展“监管互认”以来,关检双方已验放1151票,8072个标箱。  (一)节约企业物流成本。  改革前企业申报需提交的海关申报数据73项,检验检疫数据96项,合计169项。“一次申报”方式后,相同项目不需重复申报,企业仅需申报105项,减少了超过30%的申报项目。由于实现了关检“一站式”查验,货主及其代理人员可在现场一次性配合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执法,无需两次下场;据测算,关检合作“一站式”查验和“监管互认”使企业的通关时间缩短约40%。将货物两次移柜、两次掏箱简化为一次移柜、一次掏箱,每标准集装箱可为货主节省移柜、掏箱费用约600元,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掏箱而产生的物损。  (二)降低关检监管成本。  由于码头移柜、掏箱作业由两次减为一次,相应节约了关检部门人力和查验设备。同时,由于实现了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自动对碰,使原本需要海关及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手工进行的验核、封单、盖章等简单和重复劳动大大减少,节省约50%的人力资源。  (三)有效提高码头场地使用效率。  以厦门港集装箱码头公司为例,原来码头需设置海关查验场地11600平方米,检验检疫部门查验场地15200平方米。实施业务改革后,码头只需设置关检“一站式”查验场地20000平方米。“一站式”查验在福建全省推广实施后,全省共节约查验场地22万多平方米。据第三方评估,福建关检“一站式”查验+监管互认是企业满意率最高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下一步工作 暂无信息
实体词 关检一站式查验,监管互认,一次查验,并联执法,作业空间合并,作业时间一致,作业系统并行,资源共享,高资信企业,不涉证不涉税,较低风险商品,检验检疫结果互认,品名数量重量,简化通关流程,物流成本降低,通关时间缩短,移柜掏箱费用,码头场地节约,信息数据共享

🎭 分类标签详情

一.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 ➡ 贸易便利化创新 ➡ 智慧通关
二. 产业发展维度 产业发展 ➡ 传统优势产业升级 ➡ 数字化服务
三. 创新复杂程度 创新复杂程度 ➡ 系统集成型 ➡ 协同改革
四. 实施主体 实施主体 ➡ 政府主导型 ➡ 监管创新
五. 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 ➡ 对内开放型 ➡ 内外贸统筹
六. 要素资源维度 要素资源 ➡ 数据要素 ➡ 数据流动
七. 服务国家战略维度 服务国家战略 ➡ "一带一路"建设 ➡ 经贸合作
八. 实践领域 货物贸易便利化
九. 时间演进 探索起步期(2013-2017)
十. 风险等级 高风险创新
十一. 影响范围 全局影响型
AI案例深度解析
AI案例深度解析

基于案例的核心文本,从创新亮点、实施路径、推广价值等维度进行智能分析。

← 返回案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