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京津冀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1
⚙️ 具体做法
实施京津冀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天津检验检疫局着力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检验检疫新平台,开拓了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一、主要做法京津冀三地检验检疫局加强协作,共同实施,通过改革现有通关模式、监管模式和业务流程,打造以“三通”、“两直”、“四放”、“五统一”和“无纸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检验检疫 ... 展开全部 ▼
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
📍 广东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2
⚙️ 具体做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探索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简化口岸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对跨境电商企业及商品实行事前评估、入区备案、第三方检测、事后追溯等闭环监督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片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一、主要做法由广东自贸试验区境内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牵头,会同商务、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构建事前备案、事中采信、事后追溯的跨境电商管理新模式。(一)对跨境电商 ... 展开全部 ▼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个一”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3
⚙️ 具体做法
2015年7月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并联审批”的基础上,试点实施“综合审批”,将投资建设项目从招商对接到竣工验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为规划选址与用地、项目评审与核准备案、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统一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综合审批。设立行政审批局具体负责办理,规划、国土、发改、 ... 展开全部 ▼
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4
💡 案例说明

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

⚙️ 具体做法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市场主体联合监管平台,建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市场监管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制度,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主要做法由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牵头,55个市级行政部门参与(见附件1),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试点实施。(一)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 ... 展开全部 ▼
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
📍 广东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5
⚙️ 具体做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简称横琴片区)通过推出集合企业各类信息的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制定出台市场违法经营行为提示清单等方式,着力探索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努力为企业提供信息化、便利化的办事服务,帮助企业标明经营行为的“雷区”和“红线”,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清晰的事前指导,让企业方便、快捷、高效、合法地开展经营活动。一、主要做法(一)推出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政务 ... 展开全部 ▼
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加强社会诚信管理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6
💡 案例说明

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加强社会诚信管理

⚙️ 具体做法
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单一窗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自贸试验区信用子平台,实现了信息归集查询、信用联动监管、信用监测预警、信用市场培育等功能。一、主要做法积极推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公共部门产生或掌握的信用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等服务。(一)加强信用信息归 ... 展开全部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27
⚙️ 具体做法
一、改革背景根据现行《药品管理法》,我国对国产药品实行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合一的管理模式,仅允许药品生产企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这种药品注册与生产许可 “捆绑 ”的模式,不利于鼓励创新研发、加快新药上市、满足临床需求,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展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二、(一)主要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 ... 展开全部 ▼
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28
💡 案例说明

2.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

⚙️ 具体做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下简称前海蛇口片区)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围绕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体制的目标,初步建成前海蛇口片区公共信用平台,重点开发建设公共信用平台的核心板块 ——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并于 2017年 12月正式上线运行,实现服务政府事中事后监管与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的目的。一、通过开发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应用大数据分析手段,集中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 ... 展开全部 ▼
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 广东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29
💡 案例说明

3.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 具体做法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广州商品清算中心,成立省级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以下简称 “防控中心 ”),初步形成了 “线上 +线下 ”的风险监测防控网络。一、防控中心通过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化管理 ”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初步建成功能齐备、模式创新的地方金融风 ... 展开全部 ▼
供电服务新模式
📍 广东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30
⚙️ 具体做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片区(以下简称横琴片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下,于 2018年 2月 25日发布《横琴片区供用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横琴供用电规则》),开展供电服务创新,在提升 “获得电力 ”优质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一)全面延伸业扩报装投资界面,减少用户用电投资。 2015年 9月起,南方电网将电网企业的业扩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红线。在此基础上,对 ... 展开全部 ▼
第 3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21 - 3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