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
📍 湖北 🏢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1
⚙️ 具体做法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联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自主开发科技金融统计与评估系统,率先建立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特色评估指标体系。 借鉴人民银行小微信贷政策评估评分计算方法,结合科技金融改革任务要求及武汉科技金融发展实际,制定了《科技金融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指引》,设置定量和定性两部分评估指标,包括8个方面19项 ... 展开全部 ▼
“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 河南 🏢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2
💡 案例说明

“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 具体做法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围绕“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大胆探索,不断拓展完善智能制造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以“四链融合”蓄积发展动能,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一、主要做法 通过政策链带动资金链,资金链促进创新链,创新链引领产业链,产业链助推政策链,实现“四链”有机融合。 (一)政策链带动资金链。 结合洛阳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打造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 ... 展开全部 ▼
优化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监管改革创新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3
💡 案例说明

优化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监管改革创新

⚙️ 具体做法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试点并全面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输工具(船舶)“一单多报”,成为全国首个船舶进出境通关无纸化口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国际航行船舶境内续驶进出港口岸监管流程,为探索优化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监管改革创新打造“舟山样板”。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挖掘业务痛点,明确改革创新路径。 每年经停舟山港进出国内其他港口的国际航行船舶有3000余艘次,船舶每到一个口岸都需要重 ... 展开全部 ▼
自贸试验区创新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4
💡 案例说明

“事转企”背景下国有企业“三级跳”发展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在事业单位转企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以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为试点,通过“事转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高科技行业转型”的三级跳战略,探索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的一条新路。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事转企”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 2017年,沈阳市发改委下属事业单位沈阳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及下属建设招标中心等单位进行“事转企”改革,成立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集 ... 展开全部 ▼
推动两岸征信信息互通 优化信贷服务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5
💡 案例说明

推动两岸征信信息互通 优化信贷服务

⚙️ 具体做法
为解决台企台胞征信难、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深入了解台企台胞创业、投资、消费等资金需求情况,积极推动两岸征信业务融合,促进诚信机制建设,率先在全国开通台企台胞征信查询,开展“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试点,架起两岸征信融合互通桥梁,助推两岸融合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两岸征信信息共享互通,首次实现两岸民间征信机构的全面合作。 推进与台湾地区征信信息的互通共享, ... 展开全部 ▼
保税租赁海关监管新模式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6
⚙️ 具体做法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立足高效、便捷监管的原则,通过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推动异地委托监管、租赁资产交易等多项海关监管模式,解决了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进口租赁飞机、船舶、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大型设备实行异地委托监管。 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大型设备,因无法移动、运输限制 ... 展开全部 ▼
对接港澳跨境专业服务规则新探索
📍 广东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片区 📅 2021年 🏷️ 专业服务业开放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7
⚙️ 具体做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以便利港澳专业人士和机构跨境执业为导向,以建筑、旅游、社工服务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率先试点对港澳导游、相应资质建筑企业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单向认可,推动港澳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共享内地发展机遇,示范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制度衔接和经贸往来。 一、主要做法 (一)率先开展港澳建筑工程领域专业人士跨境执业立法。 横琴片区在港澳建筑工程领域率先探索“港资港模式、澳资澳模式”建 ... 展开全部 ▼
打造高能级人才服务综合体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人员流动与资质互认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8
⚙️ 具体做法
2019年4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浦东国际人才港,以最高效率、最优服务、最佳体验打造人才服务的“超级综合体”,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综合环境,已服务海内外人才近24万人次。 一、主要做法 (一)全力建设人才审批服务的“高速公路”。 国际人才港集成整合相关部门80项人才审批业务,全力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审批改革,实现“四个率先”:一是率先实现审批流程再造。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审批“单一窗口 ... 展开全部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19
⚙️ 具体做法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外贸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入口,向有关政府部门一次性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并接收审查状态和结果信息,以解决重复申报和提交单证的问题。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监管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主要做法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由上海市口岸办牵头 ... 展开全部 ▼
福建单一窗口提效通关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0
⚙️ 具体做法
为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2014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按照“企业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2015年4月,“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界面、一点接入、一次申报”办理国际贸易各项业务。一、主要做法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由政府主导,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共同建设,30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福建省口岸办牵头负责规划、设计,设立省电子口岸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推进 ... 展开全部 ▼
第 2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1 - 2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