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加强边 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团结,陕西自贸试 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 势,依托浐灞一中开展西藏班教育创新试点,通过 军训结对、班生结对、师生结对、家庭结对等举 措,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以 民族交融为核心的教育创新示范,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人实施、促进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方面发挥 引领示范作用。相关经验人选教育部评定的 “2020—2021年度全国西藏班新疆班创新案例”, 在全国复制推广。
为强化陕西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安全支撑,陕 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围绕 网络安全产业的“创新、服务、应用、人才”四位 一体统筹布局,引人建设了陕西省首个网络安全运 营中心,通过构建创新生态、提供专业安全服务、 创新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方式,培育打造全省网 络安全的“产学研用”基地,助推全省网络安全产 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指导杨凌支行积极推进金融 支持杨凌片区建设工作,结合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 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经济,聚焦种业、农业科创、 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施策,组织辖区金融机构不断 拓展县域金融服务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 式,取得良好成效。
针对空公联运组织效能不高、信息联通不畅、 设施装备标准衔接不够等突出问题,郑州机场坚持 “创新驱动,一体推动”,高效集聚和统筹运用航空 货运、公路运输资源,不断创新提升空公联运协同 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形成高效 便捷的空公联运体系,为全国大中型机场创新多式 联运组织模式提供了经验借鉴。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各类违法风险增 多,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商业化的企业违法趋势。 为持续完善跨境电商正面监管体系,创新风险防控 手段,促进跨境电商业态健康发展,针对跨境电商 交易模式呈现出的立体、多维、开放和虚拟化的特 点,郑州海关深人开展跨境大数据分析等应用技术 探索与研究,率先在跨境电商风险防控领域先行先 试,基于海关大数据通用分析平台(以下简称“云 擎>)开展跨境电商企业风险量化分析、防控等风 险评估应用,为“跨境电商企业运营全过程”精准 防控及差别化监管提供分析决策支撑。该应用已于 2022年3月获海关总署备案,同年5月完成应用验 收工作。
为更好服务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及时准确全 面了解出口企业遇到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 更好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郑州海关在“中国(河 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技贸通”服务应 用,收集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方式、困 难和需求,从多个角度科学估算损失,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监测预警服务,为主管部门和企业有针 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和组织开展对外交涉等提供数 据支持。
为积极贯彻落实稳外贸工作部署,促进外贸保 稳提质,郑州海关、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郑州分 中心与建设银行跨领域合作创新,在建设银行设置 合作制卡代理点,推出“单一窗口共享盾”,打造 “电子口岸+金融服务” 一站式办理新模式,解决了 企业原本需要跑多个地方才能解决的问题,是提升 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又一实质性举措。
为有效发挥期货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好促 进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 称郑商所(立足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定位,发挥 其期货市场枢纽作用,依托场外综合业务平台,积 极与产业链相关主体合作,创新推出“平台+”期 现联动模式,探索了期货市场推动现货市场规范发 展和建设大宗商品统一大市场的新途径。
郑州机场2021年1月获批国家民航局提升航 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第一批试点,提出构建“空空 中转”体系发展模式。通过空空中转业务创新,提 升转运与通关效率,帮助企业降本提效,增强核心 竞争力,畅通国际航空物流运输主干道与微循环,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郑州片区金水区块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 园区(以下简称创意园区)依托中国郑州(创意产 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以下简称快维中心), 初步建立“原创认证+预审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 护+行业自律”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企 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为河南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 强国战略、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