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2021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陕西省分局把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和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企业发展作为补齐陕 西开放不足短板的重要举措,采取“政策+平台+服 务”的模式,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全力 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积极 助推中欧班列“长安号”跑出加速度。陕西自贸试 验区国际港务区功能区联合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创 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案,解决小微客户在班列发 运时的资金短缺及融资困难等相关问题。
2022年4月18日,搭载中欧班列“长安号” 出口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一批价值70多万元 的方底阀口塑编袋,成功享受到了启运港退税政 策,4月19日,退税款9. 1万元到账,标志着全国 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 际港务区正式落地实施。
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陕西自贸试验区 杨凌片区(以下简称杨凌片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农 业特色自贸片区,以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为主要 抓手,在优化服务、科技攻关、成果孵化、金融保 障、示范推广等领域,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着 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种业品种、科研技术 的持续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为守护好中国农业之 “芯”作出了杨凌贡献。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区着眼于 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推 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从企 业群众办事的“难点” “堵点”出发,创新推出AI 制图系统,解决部分审批事项申报材料中的设施设 备布局图不合规造成退件率高的情况,大大提高审 批的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设施设备布局图是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 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高频事项材料清单的重要一 项,是作出审批决定的关键材料,但绘制设施设备 布局图这关键一环,却成了企业群众办理过程中的 “难点”和“堵点”。办事指南中仅显示需要设施 设备布局图,但审图标准、成图规范等未做说明。 部分办事人员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餐馆对场所必备设 施设备不清楚、摆放要求不明了,导致提交的成图 “五花八门”,因设施设备布局图不合规的退件率达 到近50%,办事人员多次到大厅修改布局图才能通 过审核,大大降低审批效率,影响企业群众办事 体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 理条例》(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条例》),持续推 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陕西自 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功能区在全省率先推行歇业备 案制,让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有了“缓冲期”,降 低市场主体的维护成本,为日后恢复经营积蓄 力量。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是欧亚 经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也是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所 在地,发展会展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浐灞生 态区功能区聚焦会展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构建 会展产业全产业链,汇集会展IP策划、会议金融 创新、绿色会展搭建、智能会展应用等创新功能, 打造丝路会展产业孵化平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 动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陕西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 优势和中欧班列的贸易大通道作用,积极构建从产 能合作到技术输出、粮食运输和金融支撑的跨国农 业全链条发展体系,有力保障国内粮食安全,让 “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功能区为推动先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握制造业服务化和数字化发 展趋势,率先依托区内制造业龙头企业探索服务型 制造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做优制造业核心主业、实 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服务路径等方 式,有效推动制造业向“制造+服务” “产品+服 务”转型,促进制造业规模和效益大幅增长,引领 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 发展。
为扎实做好“两稳一保”工作,帮助企业纾 困解难,让政策速享尽享,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 高新区功能区积极开展政策兑现“免申即享”改 革,通过制定政策清单,优化审批流程,打造线 上模块,有效解决政策兑现慢、落地难问题,推 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企业得实惠 增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