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为抢抓RCEP协定实施的有利契机,推动医疗 康养产业对日韩等RCEP区域国家开放发展,破解 医疗领域国际先进科研技术研发引进和产业化难的 问题,济南片区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战略优势,探索 以本地医疗机构作为产业合作核心应用场景,以自 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重要抓手,吸引国际优质医疗 人才技术、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和医疗产业资源集聚 的新模式。该模式以医疗机构的资源吸聚能力为核 心,推动医药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制药研发、检验 检测等医疗科技企业集聚,建设国际医疗科研合作 和产业化共同体,构建“医疗+科技+金融”融合 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RCEP “贸易便利化”要求,应 对韩国不断提高的食品农产品检测标准要求和企业 通关便利化需求,青岛片区管委联合青岛海关技术 中心,打造自贸区检测实验室,参照韩国的通关检 验要求,超前谋划布局,建设成为首批韩国认可的 “国外检测机构”和国内首个能够满足韩国511项 农残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与韩国相关的部 门及机构互联互通,实践“前置检测、结果互认” 的检验模式,为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规避了到港退 运或销毁、客户索赔的风险,解决了高昂的到港各 项费用和通关时间冗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我国应 对他国技术壁垒的能力,助力我国食品产业升级。
烟台片区的现代汽车烟台研发中心是现代集团 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外资综合性 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进行碰撞试验的测试车辆属于 暂时进境货物,期满面临复运出境难题。对此,烟 台片区提出购进国产测试用车以提高研发便利度新 路径,但国内购人测试用车辆又存在“不上路、不 挂牌”却因为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仍需缴纳车 辆购置税问题。针对研发测试用车辆该类问题,烟 台片区积极探索,开展专题调研、科学论证、合理 建议,结合税收法规与产业特色,全省首创授权汽 车经销商与企业建立测试车辆销售“一对一”模 式,即汽车经销商销售测试车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企业按照购进生产研发用材料进行处理,降低 企业研发成本、助力汽车研发升级,为解决此类车 企购进国产研发测试用车辆购置税难题开拓了新 通道。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韩产业 园、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两区三园”叠 加优势,从线上线下、招引孵化等多维度开展服务 创新,率先推行全周期服务体系,打出服务日韩投 资“组合拳”。
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济南片区利用区块链 技术“多方共识、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的特点,建立“交互式”国际运贸服务模式,用数 字化手段将物流、仓储、贸易等各参与方链接起 来,形成国际运贸服务全流程可视化业务闭环,实 现数据联通和相互验证,构建互信、透明、高效、 安全、可追溯的数字化贸易服务新生态。
为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 “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更好推动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青岛片区联合青岛海关、 港口及铁路部门,会同河南、陕西自贸试验区及当 地海关,积极探索航运物流领域的创新举措,以提 升运输效率、增强业务时效、节省物流成本为出发 点,充分发挥沿黄流域门户功能,以面向全流域的 物流业务创新为切人点,积极完善多式联运物流通 道,有效实现与内陆城市的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内 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黄河流 域“端到端” 一体化物流开放协作发展新模式。
青岛片区积极探索大宗商品交易数字化转型和 要素畅通流动,依托区内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 场,探索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以区域内优势产业和大宗商品为依托,以 建设拥有特色产品定价话语权的区域大宗贸易枢纽 为导向,以营商环境赋能、交易结算优化、交收网 络构建、研发能力突破为“四轮驱动”,创新交易 规则和贸易模式,形成以高效贸易流通、供应链精 准服务、高可信仓单和前沿科技应用为特点的功能 体系,完成全国首个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数字化平台 的搭建,实现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
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集聚高端教育资源,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济南片区联合市教育局设立济 南虚拟大学创新产业园,形成远程智慧课堂、中外 合作办学、职业标准教育集于一体的国际教育教学 体系,实现留学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职 业教育标准化。
为解决前沿医疗技术转化难问题,推动生物 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济南片区联合医疗机构 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临床实践服务平台,构建以临 床应用为目的,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为支撑, 国家临床试验机构为载体,政策咨询和行业监管 为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前沿医疗技术团队提 供临床前准人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一站式”综 合服务。
针对化工产业园区能耗高、排放高的问题,烟 台片区按照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高 标准建设黄渤海南岸万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高 质量实施“双碳”示范工程,创新建立了一套“强 化制度设计挖掘减碳潜质,改变能源结构支持绿色 转型,布局减碳项目创造全新价值”的节能减排新 模式,推动烟台化工产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 发展、助力打造“全国最美化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