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人防工程是战时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 要场所。根据现行政策要求,新建民用建筑需结合 修建人防工程,并由建设部门和人防部门分别审 批,由于实施过程中人防工程滞后于房屋建筑工 程,因此在后期人防工程设计审查过程中可能需要 重新调整房屋建筑工程规划及设计,往往导致项目 建设单位需要付出更长的设计审查时间、更多的设 计修改工作,既增加建设成本,又不利于行业主管 部门的后期质量监督和专业化验收。为降低企业建 设成本,加强行业监管效能,烟台片区把人防工程 审批改革纳人建设项目流程再造和优化营商环境重 要内容,创新实施“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项目” 制度改革和流程再造,取消人防工程单独审批和监 管,在规划设计、图纸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 督、验收备案等环节,实施全流程全链条合并办 理,打造了“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监管合一”人 防工程建设审批监管“新样板”。
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要求,持续简化审批 手续,减轻企业办事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山东自 贸试验区行政审批部门与银行联合创新,推行 “‘二合一’勘验+ ‘验资通。>模式,对审批流程 优化再造,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其中济南片区针对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立”,依托“政银合作” 平台对现场勘验流程再造,市场主体在银行开设验 资专用户后,由先申报转为先勘验,分别勘验转为 联合勘验,原办理时限为90个工作日,经“二合 一”勘验合格的,材料要件形式审查通过后可当天 拿证。烟台片区以“政银合作”开辟第三方证明清 理先河,在全省率先推出“验资通”新模式,社会 组织可通过线上扫码直接在银行开立验资账户,审 批、人社等部门直接线上查验,无须通过会计师事 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推动政务服务迈人“零证明、 零见面、零费用”三零审批新时代。
济南每年新增近17万大学生及人才来济就业, 成为省会发展的活力源和新市民。他们在租房时往 往需要支付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租金,而按规定公 积金只能在提供租房证明后按月提取,难以满足新 市民的租房资金需求。为此,济南片区联合济南住 房公积金中心和齐鲁银行济南自贸区支行、建设银 行济南自贸试验区支行等金融机构,于2022年4 月率先创新推出公积金租房贷模式,为新市民提供 优惠利率的租房消费贷款和租金打折的优质房源, 并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零材料提取公积金。该模式提高了公积金缴存人在济南工作、生活 的便利化程度,一经推出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让新市民来“来泉城,住无忧”,助力济南打造青 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为全面提升区域贸易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充 分发挥金融服务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青岛片 区率先开展“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试 点”。作为全国首个通过接口方式与税务局直联实 现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的应用场景,青岛片区 针对青岛市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业务笔数多、金额大 的现实情况,以及疫情背景下运费外汇支付业务中 现场办理难、办理效率低、发票核验难等共性问 题,依托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防范业务风险、 节约运营成本、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等多重目标,对 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新冠疫情以来,口岸进境旅客检疫监管方 面存在的健康申明错误率较高、通关效率降低、检 疫人员暴露感染风险高等问题,济南片区联合济南 海关,进一步加大科技装备和信息化系统研发力 度,通过深人研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 进境旅客通关中的应用,自主研发智能化、非接触 式一体化设备,创新“智慧旅检”进境旅客检疫监 管模式,着力解决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客通 关监管问题,为人境检疫提供了更为便捷、安全、 可靠的智能化监管,减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和人境 人员的接触,提高了旅客通关效率。
为扶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挥青岛市作 为“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 支点作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和青岛片区创 新打通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货物退税申请、退税条 件和资金支持等关键节点,加快出口海外仓出口退 税管理新模式,为企业加速资金回笼,拓展海外市 场增便利、提信心。按常规管理办法,出口海外仓货物在办理报关 离境进人境外海外仓且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并取得电 商平台付汇后,才可申报退税。该类贸易方式下的 出口货物从报关离境到申报退税的时间跨度一般在 75天左右,出口货物的资金占用和退税时间相对滞 后,已成为制约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 之一。为进一步减轻跨境电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保 税港区税务局以制度集成创新拓展信用集成,“区、 税、关、银”四方联动建立“白名单”,对高信用 企业出口海外仓货物创新试行退税“先行申请> + “金融服务”,以压缩出口退税办理周期,提升出口 退税效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培育区内企业参与 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人员和经贸往来 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当前进出口贸易活 动中危害公众安全、环境安全和国土安全的核生化 突发事件的风险大幅上升,而口岸应对机制和能力 相对滞后,存在技术研发单一、管理碎片化等问 题,无法满足国门安全需要的现状。为此,烟台片 区立足维护国门安全,以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 模式构建突发性事件应对系统,从而实现数据交 互、预警分析与处置、决策指挥一体化的全流程监 管模式,极大提高口岸应对机制的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水平,为国门核生化安全作出了贡献。
为全面助力打造智能海关,青岛片区、烟台片 区创造性地发挥集成思维,针对需要验核知识产权 状况的货物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旨在提升商标 信息核对智能化,有效提高查验效率、促进执法统 一性。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济南片区会同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率先建立集在 线咨询服务、远程帮办申报、“咨询+受理+办理” 于一体的“智惠导服”政务服务创新模式,为企业 群众提供7x24小时“AI智能+人工客服”线上帮 办服务,实现“去哪办、怎么办”到“全办成” 的全链条一对一精准服务,有效解决政务服务咨询 与办理脱节,网办效率不高等难题,打造便民利企 服务品牌。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济南片区会同济南市行 政审批服务局,以数据共享为切人点,开展住建资 质“智慧审批”试点,成功对接国家、省、市三级 22个住建资质数据库信息端口,率先实现住建资质 12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43条办理项全部=24小 时全天候系统自动受理”,58项高频办理项通过数 据库信息抓取比对、自动甄别、智能判定实现=24 小时全天候系统自动审批”,有效解决住建资质申 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提报材料多、重复提报、核验 原件时间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