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工业互联网助力园区数字化服务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1
💡 案例说明

为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更好落实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建设,营口片区搭建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通过开展行业、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价,分类指导企业对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以多渠道沟通方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转型先进企业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加快构建和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有力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 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行业、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价。为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帮助企业精准“把脉”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更好地为工业企业在数据驱动、智能转换、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营口片区联合市工信局常态化开展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在线评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适配、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等数字化评估工作。同时,还组织行业头部企业专家不定期到企业进行撮合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常 ... 展开全部 ▼
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直通车”边检服务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2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服务和航运企业竞争力,充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快速供应,大连片区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与大连出人境边防检查站一道,积极探索储备能源国家重点项目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直通车”精准通关方式,实行“网上申报+到港作业+优先通关+专职保障”,推出全链条、全流程快速通关服务保障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预约申报,确保船舶到港“即作业”。为重点项目船舶提供预约通关服务,免收单证、免到窗口,通过线上提前申报船舶基本情况和靠港计划,结合船情综合评估,确定船舶通关保障模式,对于评估风险较低的船舶,实行船舶到港即可作业。二是优先通关,确保船舶手续办理“零等待”。实施精细化口岸管理服务,推进边防检查信息系统规范化、一体化、便利化,实现边检业务办理“一次提交”“一键完成”,形成“线上申报+网络审批J智能核 ... 展开全部 ▼
自贸协定优惠税率分析服务系统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3
💡 案例说明

优惠税率查询分析服务系统'以下简称“税优选”)是大连海关推出的扶持企业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的创新举措。为解决企业对RCEP等自贸协定相关优惠政策、优惠税率及原产地规则了解不充分,对关税减让政策把握不准确的问题,使企业能够充分享受RCEP等自贸协定政策红利,大连海关建设了“税优选”,在大连片区试点开展,为企业开展定制化辅导帮助,指导企业选择最优税率。

⚙️ 具体做法
海关通过“税优选”收集汇总不同贸易协定中商品的适用税率,对企业历史申报税率进行汇总分析,对某一阶段、某一地区或某一企业享受税收减让情况进行分析。企业可通过“中国(辽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就自身的享惠情况进行税率查询,并得到海关的“一对一”分析指导。推荐最优化选择。实现税率自动查询、比对和分析,帮助企业直观比较不同自贸协定间的关税税率并提示最优选择,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优惠税率信息指引服务和最佳的贸 ... 展开全部 ▼
RCEP背景下税收事先裁定服务机制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4
💡 案例说明

为助力沈阳片区高质量实施RCEP,强化创新引领,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国际化,沈阳片区会同沈阳市税务局,针对RCEP背景下经济发展思路举措,主动开展制度创新,从“确定性、针对性、便利性”三个层面打出一套“建立多部门联合服务平台、推出‘事先裁定’服务机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的制度创新“组合拳”,为境内外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提供事前“个性化”深度服务,充分满足跨境经营企业对税收环境确定性的强烈需求,大幅提升境内外企业在本地开展经济活动的信心与意愿,为沈阳抢抓RCEP机遇、实现振兴新突破,贡献税务力量。

⚙️ 具体做法
由于企业涉税业务特别是国际涉税事项比较复杂,不同企业存在的涉税问题千差万别,一旦政策适用错误,补税金额较大,还可能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通过税收事先裁定的前置服务,大幅提升企业税务事项预期,将尚未发生的、难以理解的特定复杂事项转化为现行税收法规下的通俗解释,大幅降低企业学习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决策提供关键性指引。一是建立税收事先裁定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事先裁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事先裁 ... 展开全部 ▼
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新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5
💡 案例说明

为深度促进国际文化艺术合作交流,沈阳片区利用沈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和艺术品丰富的资源优势,创新发展保税艺术品展示模式,助力沈阳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和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 具体做法
保税艺术品出区展示。为使人民群众更便捷地欣赏到国外艺术品,沈阳片区指导企业提前申报,协调海关加快通关效率,进行快速查验。沈阳海关对于在综合保税区外开展的艺术品展览活动,准许企业凭文化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办理海关监管手续。对同一批艺术品,文化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在通关时可以多次使用。实现保税艺术品在综合保税区外展览展示。艺术品唯一性认证。针对进出境、进出综合保税区的艺术品建立“艺术品唯一性认证”数字化档 ... 展开全部 ▼
进口汽车全过程监管数字化新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6
💡 案例说明

“进口汽车全过程监管数字化新模式”是大连海关促进大连口岸汽车行业发展的改革举措。该模式率先在大连片区探索试点,通过解决进口汽车的监管环节多、纸质单据多、企业需多次往返海关办理业务等问题,最终实现海关、车辆进出口企业、检测公司信息共享,进一步便利企业通关,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行业发展。

⚙️ 具体做法
大连海关通过搭建“进口汽车查验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海关、企业、检测公司数据网络互通,将新车型信息备案、车辆识别代号(VIN)查询、车辆转场、预约查验、检测报告传送、档案管理等环节实行无纸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优化对车辆的物流监控手段,实现进口汽车全过程跟踪监控、风险预警和信息追溯。检测报告电子化。车辆检测报告由纸质变为PDF格式点对点发送至海关,实现信息共享,简化人为传送的中间环节,确保信 ... 展开全部 ▼
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
📍 重庆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7
💡 案例说明

依托特有的“山城有信”平台,建立健全准人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机制,努力提升政府监管效能,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全程保驾护航。

⚙️ 具体做法
多维度绘制市场主体“健康码”。一是建设市场主体“一企一码”。首创“山城有信”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市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全量归集准人准营退出环节的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监管信息。二是建设重点商品“一品一码”。整合进口冷链食品、大米的源头信息和环节信息,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基础信息、使用信息、维保信息记载于所属市场主体名下。三是建设重点人员“一人一码”。将行业禁人数据库,法院“失信 ... 展开全部 ▼
探索建立市场主体除名制度
📍 重庆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8
💡 案例说明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市场主体强制退出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风险可控、以点带面、稳妥推进原则,选取重庆自贸试验区南岸板块率先开展市场主体除名工作,破解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

⚙️ 具体做法
一是立足实情,明确适用范围。以清理“失联”“僵尸”等名存实亡的市场主体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因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因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被列人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届满两年,且近两年未申报纳税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除名。二是立足稳妥,采取联办措施。试点区市场监管部门与当地税务部门联动,确保适用除名制度的准确性。市场监管部门梳理符合条件的除 ... 展开全部 ▼
率先启用港澳投资者简版公证文书改革
📍 重庆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19
💡 案例说明

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构建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便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非自然人投资者来渝投资,加速渝港、渝澳融合建设,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简化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流程和材料,在6个国务院要求开展试点的城市中率先启用港澳投资者简版公证文书改革,持续提升外商投资登记质效。

⚙️ 具体做法
一是降低办事成本,助推投资进程。在维持委托公证人原有查证步骤的基础上,简化版本只需提交3个附件,从之前50页左右缩减为不超过10页,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二是突出审查核心,提升审查效率及准确度。简版公证文书要求公司董事/股东决议须确认授权代表人的签字字样和公司的印章样式,授权代表人必须为股东公司的现任董事,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两地法律合规度的衔接,彰显了法律的严谨,便于登记人员的审查,大幅提升了登记 ... 展开全部 ▼
川渝涉外商事协同解纷机制
📍 重庆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服务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20
💡 案例说明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两江新区法院)与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天府新区法院)立足自身职能,将司法服务保障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贯彻这一国家战略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创新两地法院涉外商事领域司法协作新模式,努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 具体做法
着力完善两地涉外商事纠纷协作办案机制。一是加强跨域多元解纷合作。优化整合两地法院解纷力量,加强多元解纷组织良性互动,健全完善“程序有效对接、平台深度融合、工作高效联动、资源互惠共享”的区域内联合调解新模式。联合开展涉外商事培训,两地法官、调解员、仲裁员共同参加,合力提升涉外商事多元解纷能力和水平。二是实现跨域智能审判。充分运用四川法院“天府智法院?融e诉”电子诉讼平台与重庆法院“易诉”等全渝数智法 ... 展开全部 ▼
第 142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411 - 142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