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五图叠加打造数字招商地图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1
💡 案例说明

为有效解决实际招商过程中招商信息不对称、资源数据不统一、部门协同不够齐等问题,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质量。昆明片区(官渡区)强化空间规划、产业导向、片区改造、公共资源、政策导向“五图叠加”,创新打造数字化产业投资地图,实现“线上+线下”互融招商模式,快速筛选招商信息,提高招商转化率和服务水平。

⚙️ 具体做法
一是整合筛选数据指标。产业投资地图整合各部门大量数据,集中收集全区经济统计指标,特别是产业招商相关数据,如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专项规划信息、各类产业政策、不同产业载体、片区土地信息、人口资源数据、公共资源数据等,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避免出现不同部门资源基础数据处于半沉睡状态。二是着重体现数字赋能。以数字化为抓手加速实现数字化招商,实现“半沉睡数据”进阶为“数据驱动”“数据赋能”,驱动各类数据去解决 ... 展开全部 ▼
中越边贸结算机制创新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2
💡 案例说明

中越两国地缘相通、人文相近、商脉相连,随着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展开,两国边境贸易日趋紧密,边贸结算量日益增大。为主动融人国家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红河片区积极推进中越银行间边贸结算业务合作,摸索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非主要货币报价、交易、结算机制,为中越客商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务,受到两国客商及当地政府好评,也为促进两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 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对外交流,深化双边金融合作。红河片区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与越南11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签订《跨境人民币结算合作协议》《边贸网银》《越南盾现钞调运协议》等合作协议。同时形成双边互访交流与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建立同业授信,形成共同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金融合作纽带,促进中越金融交流合作。二是互开本币账户,建立非主要货币跨境结算机制。中越双方银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合作协议》下通过互开同业 ... 展开全部 ▼
内外联动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3
💡 案例说明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德宏片区跨境金融创新,更好服务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工商银行德宏分行与中国工商银行仰光分行内外联动开通“中缅通一中缅跨境汇款”结算业务,该业务是一种新型对缅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打通中缅两国银行之间资金汇款渠道,突破了多年以来中缅银行间结算难的困境,推动中缅双边本币结算迈出突破性的一步。

⚙️ 具体做法
“中缅通”普通版模式(中缅人民币一缅币账户间结算)。依托境内中国工商银行与境外中国工商银行仰光分行运用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和快捷、安全的清算网络,通过境外中国工商银行仰光分行进行人民币与缅币互换。业务流程:中国进口企业在中国工商银行德宏分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后用人民币购买缅币,将缅币汇到缅甸出口企业在缅甸银行开立的账户/缅甸进口企业在缅甸银行用缅币购买人民币后将人民币汇到中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工商银行德宏 ... 展开全部 ▼
中缅跨境贸易服务创新模式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4
💡 案例说明

近几年来,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网络新型犯罪和非法经营犯罪活动,大量查封、冻结企业和个人银行账户,给中缅贸易正常结算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2020年6月份大批量的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民间兑换点被强制关闭,中缅贸易传统结算模式基本瘫痪,中缅贸易结算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中缅尚未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且受两国传统贸易差异和结算模式差异的影响,加之两国报关数据不一致,造成银行间不能正常结算,导致多种贸易方式下均采用民间汇兑方式,民间汇兑方式对单证不加审核,也不区分资金的合法性,跨境资金中掺杂着赌资、毒资、电信诈骗等非法资金,不规范的结算方式为跨境违法犯罪活动进行资金转移留下空间。为解决中缅贸易正常结算困境,由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独资成立瑞丽市通汇金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过渡方案,行使中缅贸易结算汇兑服务职责,公司通过提供贸易单证,服务于贸易真实性客户,行使中缅贸易结算汇兑桥梁职责,保障边境贸易稳定。

⚙️ 具体做法
成立服务主体。一是优化中缅贸易结算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统筹组织工作推进,指导推动中缅跨境贸易服务创新,协调外地公安机关冻结账户相关事宜。二是成立中缅跨境贸易服务公司,为中缅跨境贸易企业提供贸易信息咨询和贸易真实性审核服务并依据报关单金额收取一定比例服务费。三是在缅甸选择若干家符合以下五项条件的缅甸贸易公司作为中缅跨境贸易服务缅方合作公司:熟悉中缅跨境贸易与结算法律法规与业务流程、有着较高商业信誉并具 ... 展开全部 ▼
协同打造海外绿色低碳园区新样板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5
💡 案例说明

2020年7月,中老两国正式签署《关于合作建设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谅解备忘录》,作为两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项目,昆明片区积极协同片区企业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动赛色塔低碳示范区建设,通过引人国内新能源装备和数字智能系统,发展高新绿色低碳产业,促进国际产能深化对接合作,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赛色塔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东南亚国家低碳环保典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开发区低碳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具体做法
一是利用国内新能源装备优势。发挥国内在新能源车辆、环境监测设备、太阳能LED路灯等方面制造产能优势,开展路灯安装、维护以及新能源车的充电、驾驶、维护等的全系列培训工作,以低碳交通带动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低碳照明提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低碳能力建设、技术交流和宣传活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低碳发展意识,从“软、硬”两方面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地。二是推进智能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落地智慧园区应 ... 展开全部 ▼
中老铁路物流信息联动新机制
📍 云南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6
💡 案例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强调“要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中老铁路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云南、山东、四川、广西等地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中老铁路和中欧班列等跨境物流对接,在集货、通关、物流、监管、分拨等方面联动创新,接力共促对外开放。昆明片区发挥中老铁路重要枢纽作用,依托昆明中铁联集王家营中心站,携手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等自贸片区,建立市场相通、创新相促、产业相融的联动机制,通过跨区域联动创新有效解决片区间信息不通、产业不融和通道不畅等问题,实现中老铁路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共促国家南向开放战略,为打造贯通东南亚与东北亚黄金线路奠定基础,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大趋势。

⚙️ 具体做法
一是物流协同联动,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相通。在通道建设上,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签署跨省自贸联动协同合作协议,建立铁路物流一体化联动,集拼云南、四川、山东、广西货物,链接中欧班列和中老班列,同步打造区域性集装箱空箱调配对流中心。在金融保障上,设计全程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和操作规则,比如,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 展开全部 ▼
依托“飞地经济”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7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深化对口合作、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深圳市政府与哈尔滨市政府以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以下简称深哈产业园)为依托,共建首个深哈合作“飞地经济”项目。深哈产业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产业互补和营商环境优化为切人点,以“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为原则,结合哈尔滨本土产业发展情况,构建园区“1+N”政策体系,并以政策为驱动,创新园区服务体制和运作模式,为哈尔滨全面学习深圳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深圳审批事项在园区直接落地提供路径,为深圳打开通往远东的窗口按下“快捷键”,更为我国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新模式提供样本。

⚙️ 具体做法
创新合作理念。一是坚持科技赋能。科技合作是两市合作重要内容,深哈产业园积极搭建以“哈尔滨大学大所+深哈产业园+深圳科技企业”为核心的“1+1+1”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机制。二是坚持政策引领。积极推动深圳政策和深圳服务企业的理念与做法复制到深哈产业园。截至2021年底,累计复制45项深圳先进政策,梳理形成123项政策清单,逐步形成“成熟一个复制一个推广一个”的“带土移植”机制。三是坚持“招大引强”。以 ... 展开全部 ▼
探索综合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价改革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8
💡 案例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松北区教育局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2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把握“五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管办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进行中小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价改革。

⚙️ 具体做法
一是转变角色、回归本位。通过改革转变政府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使政府的教育角色回归本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规范、有序引进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专业机构参与服务供给,形成改善教育公共服务的合力。二是主体多元、同心共建。通过改革改变过去评价既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规则,又由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实施,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实现评价过程中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利益 ... 展开全部 ▼
打造“四度四化”的“三级”政务服务品牌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 2021年 🏷️ 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49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人实施审批服务便民化,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片区)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框架下,加强顶层设计和集约建设,通过服务对象“点菜”的方式向街道、社区窗口及园区合理下放事权,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办事,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和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度、有黏度的服务方式,叫响“四度四化”的“三级”政务服务品牌。

⚙️ 具体做法
按需下放,因地制宜。为进一步掌握适宜下放至街道、社区窗口及各园区的二、三级服务事项,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局、营商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到园区、孵化器、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展开调研,就适宜下放街道的服务事项向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摸底,并就事项所需要件、办事流程、行业专网、电子证照核验、填报表单份数、办件数据回传和年办件量等内容进行充分沟通论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研判、按需下放、因地制宜,最终确 ... 展开全部 ▼
打造一体化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 2021年 🏷️ 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50
💡 案例说明

哈尔滨片区成立以来,片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服务、便民、高效、严谨”的原则,针对自贸试验区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多样化、复杂化的新趋势,通过打造“调解前置、居中监管、仲裁兜底”的一体化、一站式维权服务中心,进一步打造和谐用工环境,促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提升。

⚙️ 具体做法
“调解一劳动监察一劳动仲裁”一体化维权服务新机制的基本内容是监察、仲裁两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合力发挥自身优势,对劳动案件进行联合调处,推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内劳动用工争议“快接、快办、快审、快结”,形成“一站式”维权、“一体化”调处的维权服务新格局。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共设置五个功能区,分别为维权窗口、综合调解室、立案室、监察室及仲裁庭。维权窗口负责案件的接收及指引工作,另设有填表区、休息区,方 ... 展开全部 ▼
第 135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341 - 135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