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无人审批”事项开发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1
⚙️ 具体做法
开展“无人审批”事项开发工作,依托天津市政务一网通及天津市政务自助终端机,结合开发区行政审批业务实际进行事项开发,将审批标准明确、办理频次较高的事项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申办人申报的信息、要件等材料进行核验判断,实现申办人从事项申办至证照领取无工作人员介入,全流程自助办理的审批形式,以提升审批效率、提高办事体验、降低审批裁量权。
探索京津冀审批协同机制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2
⚙️ 具体做法
印发《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滨海新区适用“见证发证”审批方式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在滨海新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毗邻京冀的杨家泊镇、太平镇、茶淀街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京津冀通办服务窗口”,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申请办理的24个行政许可事项适用“见证发证”审批方式,即依据国家或北京有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和批文,当场换发许可证和批文,不再重复审批,大大减少企业办事时 ... 展开全部 ▼
政银互联一小时开户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3
💡 案例说明

政银互联“企业开办+银行开户”“3+1”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 具体做法
在保税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推出“企业开办一窗通大礼包”,一次性完成企业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税控、社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6项业务。政务大厅引入银行窗口,实现政银互联。推动驻区银行开展对公结算账户开户程序创新,重塑银行内部审批流程,全面提高开户效率。
全国首个自贸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4
⚙️ 具体做法
基地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优势,将基地建设纳入自贸试验区鼓励创新、容错免责办法保障范围,鼓励在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开发应用和商品化、数据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推进技术标准、服务模式、监管制度、产业业态创新,尤其是针对数据产业化过程中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边界模糊、用户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及知情保护不足、数据共享难等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以医疗健康数据为创新突破方 ... 展开全部 ▼
多元化纠纷共治模式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专业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5
⚙️ 具体做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要求,以及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着力营造现代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部署,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合作建设符合东疆产业特色及配套司法服务需求的东疆多元化纠纷共治中心。多元化纠纷共治中心按照“便捷、高效、集约、共享”的原则组织建设和日常运营工作,为入驻主体提供软硬件设施设备,支持建立在线调 ... 展开全部 ▼
要素式审判+互联网法院+赋强公证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6
⚙️ 具体做法
消费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切入口,在发展中面临着“数量大、金额小”的贷款违约频发问题,确保相关案件的高效审理成为保证消费金融企业业务规模可持续拓展的关键。针对天津自贸试验区内消费金融企业这一诉求,天津自贸试验区法院泰达金融中心法庭联合泰达公证处,创新性地运用“要素式审判+互联网法院+赋强公证”模式,从流程优化、科技赋能、约束前置三个维度,高效防范化解消费金融违约纠纷,打造消费金融司法服务新样板。
知识产权案件委托调解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7
⚙️ 具体做法
聚焦产权纠纷解决手段和主体,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诉中委托调解机制,将包括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在内的知识产权案件,委托给具有专业调解能力的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进行诉中调解,充分发挥专业调解组织的行业性、专业性优势,促进诉调有效对接。法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托知产保护中心调解委员会进行诉中调解,该调解委员会7日内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及时以司法确认的形 ... 展开全部 ▼
资信担保提升保全效率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8
💡 案例说明

府院联动机制下对企业诉讼保全适用资信担保制度

⚙️ 具体做法
对资信较高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申请保全,符合受理条件的,可以允许其以自身资信提供担保。以自身资信担保的,申请人应出具书面承诺,承诺自愿赔偿因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对于企业资信的审查,建立府院联动机制,通过企业所在地的自贸区管委会出具资信审查函,对企业资信进行专业审查,同时对审查函件定期更新出具。
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09
💡 案例说明

市场准营承诺即人制改革,即通过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从事特定行业许可经营须具备的全部条件和标准,由市场主体书面承诺其已经符合要求并提交必要材料,即可取得行政许可,助力企业快速开门营业。

⚙️ 具体做法
2021年11月,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人制改革。2022年6月22日,出台《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人制改革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将改革经验和做法上升固化为浦东新区法规,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准营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实施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计划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10
💡 案例说明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是由行业龙头企业发起建立,吸引集聚创新力量实现协同创新的新型载体。实施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是浦东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激活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统筹政策、社会资源、专业服务等全方位赋能创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大企业研发中心向开放创新中心升级,深度赋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打造生机勃勃的创新“热带雨林”。

⚙️ 具体做法
一是明确GOI的申报标准。企业申报GOI需满足“2+6”标准。登记阶段,要求满足2个必备条件,即发起主体为行业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具备明确的建设方案、赋能规划和专业团队。复核阶段,要求三年内赋能企业100家以上,同时空间、孵化、技术、投资、商业、生态等6个可选功能条件达到3条视为建成。二是形成覆盖全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工作网络。实施“一企一档一专员”模式,为每个创新中心建立一套规范 ... 展开全部 ▼
第 131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301 - 131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