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分析系统
首页
数据仪表盘
多维交叉分析
全国案例
趋势与扩散洞察
推广案例
复制评估(试用)
AI增强版
经典版
AI增强版
当前
AI配置
🌐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返回首页
🔍 筛选条件
地区
全部地区
上海
云南
全国
北京
四川
天津
安徽
山东
广东
广西
江苏
河北
河南
浙江
海南
湖北
湖南
福建
自贸区
辽宁
重庆
陕西
黑龙江
年份
全部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实践领域
全部领域
不清楚
专业服务业开放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人员流动与资质互认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
数字经济新业态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服务贸易便利化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生活性服务业开放
电信与数字服务业开放
知识产权保护
货物贸易便利化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
跨境金融便利化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分类维度
选择分类
制度创新
产业发展维度
创新复杂程度
实施主体
开放程度
要素资源维度
服务国家战略维度
八. 实践领域
九. 时间演进
十. 风险等级
十影响范围
分类值
先选择分类
筛选
重置
筛选结果:
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每页 10 条
每页 20 条
每页 50 条
进口特殊物品“关地协同”监管新模式
📍 四川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1
💡 案例说明
进口特殊物品“关地协同”监管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前端核查保真实,园区承诺增信心。发挥产业园区服务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海关对企业进口特殊物品的资质要求,通过“线上数据调取、线下现场审核”两个途径,对企业的设立经营、证照资质、实验室等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应急处置预案等32项“静态”信息予以采集核查,形成合规企业“白名单”,并通过“园区承诺”形式予以背书,大幅节约海关通过现场、电话、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涉企信息核查的时间成本。二是中端平台
...
展开全部 ▼
一是前端核查保真实,园区承诺增信心。发挥产业园区服务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海关对企业进口特殊物品的资质要求,通过“线上数据调取、线下现场审核”两个途径,对企业的设立经营、证照资质、实验室等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应急处置预案等32项“静态”信息予以采集核查,形成合规企业“白名单”,并通过“园区承诺”形式予以背书,大幅节约海关通过现场、电话、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涉企信息核查的时间成本。二是中端平台链环节,全程覆盖扫盲区。搭建关地企三方共享的信息平台,企业作为信息主要提供方,需及时将处理进口特殊物品的6大重点环节、15项关键信息,如销毁废弃物的视频或委托第三方合规处理的文件“云”上传,海关及卫生健康等地方职能部门通过平台查询,即可实时知晓研发活动进展及特殊物品状态,解决过去监管有盲区、有滞后等痛点。三是末端复验防风险,正反激励强责任。在强调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卫生健康、环保等地方职能部门依据平台掌握的动态信息,针对性地加强对进口企业的现场核查与督导,对人境特殊物品处理方式与平台申报信息一致的企业予以加分,对虚假填报、违规使用、防控不当的企业予以减分,相关信息同步上传至平台,作为海关等关联监管部门下步分级分类给予审批和通关便利化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激发了企业合规经营的主动性。
收起 ▲
智慧评标“五化”新模式
📍 四川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2
⚙️ 具体做法
评标工位独立化。将150平方米传统评标室改建为拥有36个独立工位的评标大厅,各工位配备摄像头和话筒,并以半透明玻璃隔断,评审专家进人工位即与其他专家相互“隔离”,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专家不受外界干扰但相互之间可干扰的问题。专家派座随机化。定制开发评标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同一项目评标专家不相邻的原则随机派座,实现同一项目评标专家不见面、不相邻,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专家自主选座易“相互串通”的问题。评标会商在线
...
展开全部 ▼
评标工位独立化。将150平方米传统评标室改建为拥有36个独立工位的评标大厅,各工位配备摄像头和话筒,并以半透明玻璃隔断,评审专家进人工位即与其他专家相互“隔离”,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专家不受外界干扰但相互之间可干扰的问题。专家派座随机化。定制开发评标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同一项目评标专家不相邻的原则随机派座,实现同一项目评标专家不见面、不相邻,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专家自主选座易“相互串通”的问题。评标会商在线化。以在线交流取代“面对面”交流,评审专家通过音视频互动,所有过程同步存档并保存十五年,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专家“咬耳朵”式交流无法被现场监控拾音设备收录的问题。评标监督智能化。监督人员可在线观看收听评标全过程,专家不会察觉监督人员的存在,但一言一行均在监督人员掌握中,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现场监督可能干扰正常评标,以及监控室观看实时画面无法及时制止信息传递的问题。异地评标常态化。与重庆永川、江苏江阴、达州等地交易中心签署《异地远程评标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外地专家资源实现异地评标常态化,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本地专家因“圈子小”导致的“熟人效应”“利益联盟”等问题。
收起 ▲
境外人员身份核验平台试点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人员流动与资质互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3
⚙️ 具体做法
按照“小切口、大场景”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一是以“境外人员身份核验平台”为“小切口”。在资源上,争取全国境外人员数据库支撑;在技术上,形成境外人员身份清洗、比对、集成等标准规范;在机制上,建立互联互通、互认互用的共享体系;在场景上,完善“实人、实名、实证”以及“实人+实证”“实人+实名”等复合应用功能。目前,已在金义片区等地推广应用。二是构建高频涉外事项集成
...
展开全部 ▼
按照“小切口、大场景”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一是以“境外人员身份核验平台”为“小切口”。在资源上,争取全国境外人员数据库支撑;在技术上,形成境外人员身份清洗、比对、集成等标准规范;在机制上,建立互联互通、互认互用的共享体系;在场景上,完善“实人、实名、实证”以及“实人+实证”“实人+实名”等复合应用功能。目前,已在金义片区等地推广应用。二是构建高频涉外事项集成的大场景。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需求,不断提升移民事务服务平台一体化、智能化水平,突出能力组件建设,强化多跨协同联动,贯通10个政府部门和20家公共服务企业,汇聚工作许可、不动产登记、演艺批件等11项政务事项,以及金融、电力、通信等78项公共事项,集成算料、算力、算法,实现高频涉外事项“一网通办”的大场景。
收起 ▲
数据存证平台助力质押融资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4
⚙️ 具体做法
一是打通数据确权路径。将数据存证流程及其系统设计细化为五个环节:数据存证主体资格申请一数据采集布点一数据存证应用申请一数据存证一证书申请;完成数据存证应用申请后,企业可随时存证数据,证书申请时可选择其中某段时间内的数据。存证证书颁发审核要求提供样例数据,除合法合规外,对样例数据真实性做哈希值(Hash)校验,对稳定性做字段和结构一致性判断。申请登记证书时,根据维权、运用等不同需求对接公证、银行等端
...
展开全部 ▼
一是打通数据确权路径。将数据存证流程及其系统设计细化为五个环节:数据存证主体资格申请一数据采集布点一数据存证应用申请一数据存证一证书申请;完成数据存证应用申请后,企业可随时存证数据,证书申请时可选择其中某段时间内的数据。存证证书颁发审核要求提供样例数据,除合法合规外,对样例数据真实性做哈希值(Hash)校验,对稳定性做字段和结构一致性判断。申请登记证书时,根据维权、运用等不同需求对接公证、银行等端口。二是探索数据转化运用。企业做数据质押贷款需要将数据上传到浙江省大数据交易中心并进行加密,经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哈希值计算与存证平台哈希值比对一致的,银行依据存证证书与企业签订质押协议并授信贷款。
收起 ▲
低硫燃料油仓单跨关区调拨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5
⚙️ 具体做法
2021年初,为解决企业仓库所在地与货源地不匹配导致无法提货的难题,浙江永安国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国油)首次实现低硫燃料油仓单在交割库之间的跨关区调拨,彻底解决了企业提货受限的堵点。永安国油为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签订现货购销合同,协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部、浙江自贸试验区海关制定的交割方案,从上海期货交易所低硫燃料油合约买人对应货物,将仓单注销出库后为企业供货,帮助企业完成货物计价基准和汇率
...
展开全部 ▼
2021年初,为解决企业仓库所在地与货源地不匹配导致无法提货的难题,浙江永安国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国油)首次实现低硫燃料油仓单在交割库之间的跨关区调拨,彻底解决了企业提货受限的堵点。永安国油为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签订现货购销合同,协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部、浙江自贸试验区海关制定的交割方案,从上海期货交易所低硫燃料油合约买人对应货物,将仓单注销出库后为企业供货,帮助企业完成货物计价基准和汇率的转换,突破了原有提货限制,实现低硫燃料油仓单的首次跨关区调拨。
收起 ▲
三方共建数字化航运平台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6
⚙️ 具体做法
三方共建。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开发模式,率先由宁波海事局联合部分航运企业和IT企业搭建开放式数字化平台。功能集成。目前在航运公司端已实现体系管理、船员管理、物料管理、机务管理、预警预控、移动办公等功能;在海事端已实现安全管理活动实时监控、线上审核、隐患排查线上核验反馈、船舶船员履职监控、助航服务、安全信息实时推送、一船全景、一司全景等功能;平台还立足航运产业链发展,推出船员培训、航运金
...
展开全部 ▼
三方共建。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开发模式,率先由宁波海事局联合部分航运企业和IT企业搭建开放式数字化平台。功能集成。目前在航运公司端已实现体系管理、船员管理、物料管理、机务管理、预警预控、移动办公等功能;在海事端已实现安全管理活动实时监控、线上审核、隐患排查线上核验反馈、船舶船员履职监控、助航服务、安全信息实时推送、一船全景、一司全景等功能;平台还立足航运产业链发展,推出船员培训、航运金融、备件物料保税燃油供应等第三方服务功能。
收起 ▲
化工物料信息监管新模式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7
💡 案例说明
化工行业加工贸易物料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 具体做法
创新监管思路。在实际物料无法从物理上分离的客观情况下,利用信息流的分开实现“分开管理”的目标:一是物料流转信息均采集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而不受人工干预,确保保税与非保税信息流分开并真实准确;二是实时提取企业计划、销售、采购、生产、库存等环节信息,全方位掌握企业单损耗与副产品情况;三是实现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动态仿真和过程回放,确保监管的闭环回路。再造业务流程。利用该系统对化工行业加工贸易生产过程实施辅助
...
展开全部 ▼
创新监管思路。在实际物料无法从物理上分离的客观情况下,利用信息流的分开实现“分开管理”的目标:一是物料流转信息均采集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而不受人工干预,确保保税与非保税信息流分开并真实准确;二是实时提取企业计划、销售、采购、生产、库存等环节信息,全方位掌握企业单损耗与副产品情况;三是实现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动态仿真和过程回放,确保监管的闭环回路。再造业务流程。利用该系统对化工行业加工贸易生产过程实施辅助监管,分为企业端和海关端双平台。企业端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申报、展示,海关端通过后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展示。
收起 ▲
移动查验单兵智能识标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8
💡 案例说明
移动查验单兵集成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应用
⚙️ 具体做法
基于海关知识库平台与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模型,在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上应用智能化查询功能,实现通过拍照直接识别对比近似商标图形,提升现场查验环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打造系统集成应用平台。一是实现海关知识库平台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数据库对接,将商标库融人海关知识库平台,实现与其他业务知识的融合及关联查询;二是将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模型部署到海关知识库平台,在平台中开
...
展开全部 ▼
基于海关知识库平台与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模型,在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上应用智能化查询功能,实现通过拍照直接识别对比近似商标图形,提升现场查验环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打造系统集成应用平台。一是实现海关知识库平台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数据库对接,将商标库融人海关知识库平台,实现与其他业务知识的融合及关联查询;二是将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模型部署到海关知识库平台,在平台中开发“以图查图”功能。实现商标图形自动比对。实现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与海关知识库平台对接,关员使用移动查验单兵拍照后,系统自动识别比对,并反馈提示。创新试点后,查验关员在现场查验时发现所查货物中有图形或文字商标的,依托移动查验单兵,通过模糊查询、精准查询或“以图识图”方式将商标信息与海关知识库比对,通过查询比对发现涉嫌侵权货物时,按相关规定处置。
收起 ▲
舟山“快递出海”平台试运行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09
⚙️ 具体做法
一是走访调研。2020年下半年起,舟山市港航、邮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利用2个月时间集中走访外供、代理、船厂等10余家代表性企业,了解了行业现状,对伙食、船员生活用品、船用备件、配件等物资的供应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为出具切实可行的方案作了充分准备。二是洽谈比选。2021年3—6月,市港航部门牵头会同邮政管理、经信、税务、海关、财经投资公司等组织京东、顺丰、阿里等企业就平台建设方案开展多轮比选和洽谈,
...
展开全部 ▼
一是走访调研。2020年下半年起,舟山市港航、邮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利用2个月时间集中走访外供、代理、船厂等10余家代表性企业,了解了行业现状,对伙食、船员生活用品、船用备件、配件等物资的供应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为出具切实可行的方案作了充分准备。二是洽谈比选。2021年3—6月,市港航部门牵头会同邮政管理、经信、税务、海关、财经投资公司等组织京东、顺丰、阿里等企业就平台建设方案开展多轮比选和洽谈,综合多部门意见,向市政府提出将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平台项目合作方的建议。三是邀请合作。2021年7月,舟山市政府正式向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出邀请函,表明合作意向,顺丰方面复函接受邀请,双方进人意向合作阶段。同时,舟山市政府将该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招商项目,由市港航、邮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共同推进。四是人驻办公。2021年8—12月,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派研发团队人驻舟山,在市港航、海关、邮政管理等部门指导下优化平台业务方案,完善业务全景图、线上流程设计、物流成本试算等,为双方正式签约做准备。五是搭建平台。2022年1月至今,在舟山市政府协调指导下,顺丰团队以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远洋渔船的物资供给作为项目试点,开展线上平台建设、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小样,完成平台线上功能搭建和仓网建设初步规划,初步打通与海关的数据传输,目前正向海关部门申请线上审批、无感监管。
收起 ▲
浙江“十法”减负超8000亿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10
⚙️ 具体做法
一是立法定策吃下“定心丸”。制定《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出台配套政策20个,构建公平竞争法治环境。修订《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改善助小扶微政策环境。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专精特新”培育方向。二是减负强企送上“及时雨”。2020年以来密集出台减负政策9批,特别是2022年相继出台《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
...
展开全部 ▼
一是立法定策吃下“定心丸”。制定《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出台配套政策20个,构建公平竞争法治环境。修订《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改善助小扶微政策环境。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专精特新”培育方向。二是减负强企送上“及时雨”。2020年以来密集出台减负政策9批,特别是2022年相继出台《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减负强企45条)、《关于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减负纾困27条),迭代推行政策供给法、减税减支法、要素优配法等减负降本“十法”,开发建设“一指减负”“政策直达”应用,共为企业减负超8000亿元。三是梯度行动培育“小巨人”。组织实施“小升规”“雏鹰”“放水养鱼”“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培育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级分类构建梯度培育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4335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794家,其中省级“隐形冠军”28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70家、单项冠军149家。四是纾困解难当好“娘家人”。在全国率先设立5亿元中小企业纾困帮扶专项资金,争取国家4.3亿元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每年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行动,实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助企服务专员全覆盖,对首轮摸排需要畅链保供帮扶的412家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建设“企业码”,集成管用实用的涉企服务应用,领码市场主体267.9万家,访问量超过2.6亿次,“码”上解决企业诉求17.8万件。
收起 ▲
上一页
1
2
3
...
119
120
121
122
123
...
249
250
251
下一页
第 121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201 - 121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