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曹妃甸片区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牢牢把握自身 在全国能源运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构建电煤 运输全过程海事服务监管机制,全力开展电煤运输 “保安、保通、保畅、保运”工作。通过集成赋权 强化审核、优化政务办理及审核流程,动态调整多 方合作、提前计划靠离泊位,多措并举规范管理, 提升运营检查效率等,确保电煤能源水上运输合 法、高效、安全,并为其他大宗货物水上运输海事 管理提供有效的示范经验。
曹妃甸片区以提升曹妃甸煤炭港口综合服务功 能为核心,通过成立大数据中心、构建煤炭物流数 智化交互体系,打造从产地到港口的煤炭智慧数据 物流链,并通过建立多功能数智化服务平台、培育 煤炭物流全链条数智化服务机制,形成煤炭贸易路 港航全产业链数智综合服务机制,显著提升京津冀 区域煤炭路港航物流全链运营效率,拓展曹妃甸港 口煤炭运输市场,有效助力区域煤炭行业高质量集 群发展。
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为构建临空特色鲜明的 产业生态链、专业完备的区域配套链、高效透明的 营商服务链,通过“链长制”招商体系明确招商方 向、“智能辅助选址系统”实现精准落地、“土地证 与项目审批流程并行”模式加快项目进度、“预审 与全流程辅导”审批机制优化服务能力、“产业服 务联络中心”机制提升跟踪服务水平,打造了覆盖 招引、选址、建设规划、审批、运营等重点环节的 招商服务新机制,为招商服务集成式创新提供了新 模板。
正定片区立足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 叠加”优势,坚持“多方位精准解读政策、多部门 联动凝聚合力、多举措培育试点企业”“三个多” 工作原则,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 纳税人资格试点工作,为促进双循环和稳外贸发挥 了积极作用,也为省内借鉴推广提供了重要示范。
曹妃甸片区紧紧围绕功能定位,利用大数据、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 基于大宗散货、件杂业务的智慧港口船舶集疏运管 理新模式,通过打造船舶集疏运智慧调度系统,加 强港航资源整合,一站式办理港口相关业务并与可 视化监管平台对接联动,实现港口、船东、船代、 货主、货代、监管机构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 务协同。该模式重构了曹妃甸港多边界、系统化的 港航生态圈,带动了港航产业创新发展。
正定片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服务, 构建科学、便捷、灵活、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服务 管理体系,事前实施“容缺受理、先建后验”优化 审批备案流程;事中创新性实行“三函两表一单”, 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加快项目建 设/事后通过企业自检自验和“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管效能;成立专业帮办队伍, 在项目建设全流程提供“店小二”式跟踪服务,做 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用时减少、企 业负担减轻,为我国优化工程项目建设治理探索了 经验。
随着正定片区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专利侵权纠 纷案件增多,高效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需求迫切。 正定片区联合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探索专利 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新模式,靶向定位重点保护方 向,打造案源追溯体系;健全行政裁决配套制度, 推动案件快速处理;对正定片区内企业专利侵权纠 纷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行政裁决和调诉衔 接,实现侵权纠纷多元化解决。切实维护了公平竞 争的市场秩序,保障了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 权益,为完善我国行政裁决制度做出新的探索。
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以完善地下管线管理为 切口,推动建设集地下空间数据库管理、信息更 新、数据查询与统计、空间分析、应急决策等功能 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管理系统,围绕该系统对数据标 准、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查等进行改革探索,形成了 地下空间数字化治理新体系,将各类地下空间数据 与地上情景一体化呈现,推动地下空间高效利用与 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规划和应急事件应对能力, 为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化治理做出了示范。
利用绿色金融手段创新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是贯彻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 重要举措,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建筑业转 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雄安片区立足建设金融创新 先行区的功能定位,针对绿色建筑投资行为在前、 绿色信贷认定在后的特点,将绿色信贷认定前置 到项目建设以前,解决了项目建设与项目融资期 限错配问题,有效保证了绿色建筑项目及时享受 绿色信贷差异化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绿色金 融服务能力。
雄安片区致力于打造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全面深 化改革的“样板”,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等7类 建设项目纳人竣工联合验收范畴,采取“统一平 台、一口进件、统一受理、并联推进、限时办结、 一口出件”的模式,在保证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大 大简化了验收流程,提高了验收效率,减轻了企业 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