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试点关税保证保险提效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1
⚙️ 具体做法
2018年11月,福州海关、厦门海关与人保财险等保险公司开展合作,推进关税保证保险这一新型关税担保模式,企业提供保险公司出具的关税履约担保保单,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担保通关手续。与保证金、银行保函等传统担保方式相比,关税保证保险具有不占用企业银行授信额度、使用成本低、担保额度循环使用等优点。同时,企业凭关税保证保险担保,可以“先放行后缴税”,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进口通关效率。据海关统计,截至 ... 展开全部 ▼
关数e助企融资破局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2
💡 案例说明

“关数e”应用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 具体做法
厦门海关上线运行全国首个通关数据应用平台“关数e”,与16家银行及金融机构合作,以海关信用作为贷款证明,为外贸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授信额度等服务。这一创新举措的推出,意味着海关通关记录不仅可以作为为信用良好的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资信证明,从而为银企之间架起了信息互通的桥梁,有效解决了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19年9月,海关部门与20 ... 展开全部 ▼
银税互动助小微融资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3
⚙️ 具体做法
福建省、厦门市税务部门与银监部门和相关银行签署“银税互动”合作协议,经纳税人授权,税务部门将纳税信用信息提供给银行,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情况给予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融资支持。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想贷款但无资产可担保,银行想给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贷款却无法掌握其信用的困境,帮助企业把良好的纳税信用置换成永续发展的“真金白银”,实现了税银企三方共赢。截至2019年8月,全省合作签约银行达35家 ... 展开全部 ▼
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4
⚙️ 具体做法
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优势,以制度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推出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依托“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对规定业务范围内进口的相关货物、物品、设备及软件、技术等无形产品予以保税,有效解决了集成电路中小微设计企业在研发初试阶段的税费和通关效率问题,满足了集成电路产业生产要素自由、高速流动的需求,促进了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近年来,厦门集成电路产业持续高 ... 展开全部 ▼
厦门航空维修监管创新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5
⚙️ 具体做法
厦门海关和原厦门检验检疫局立足自贸试验区建设,大胆改革创新飞机维修监管制度,推出“修理物品+保税仓库”一体化监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航空保税维修试点、包修转包航材流转监管、暂时进口的维修飞机用旧工具免于实施装运前检验、航空维修用进口涂料实施备案抽检等举措,持续优化监管流程,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节约企业成本,有力促进了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这一创新举措被复制推广到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
船舶证书联合办理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6
⚙️ 具体做法
福建海事部门联合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船舶检验机构在厦门自贸片区、平潭自贸片区试点推出“运—检—航”船舶证书办理集约化服务便利措施,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分别检验发证、互为前置条件的模式,对船舶登记类、检验类、水运类证书办理许可实行“同步受理、同步预审、依职审批、联合发证”。改革后,船东只需在自贸试点片区内一次提交申请,即可在三个部门并联办理,时限缩短了近70%,实现“准入”和“准营”的同步提速。截至201 ... 展开全部 ▼
国际航行船舶“一单多报”提速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7
💡 案例说明

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全流程“一单多报”

⚙️ 具体做法
依托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进出境船舶的通关流程由串联模式改为并联模式,企业可同时向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管理单位申请办理船舶出入境相关业务,无需再手持纸质材料往返于各口岸管理单位之间,大幅提高了申报效率,我省船舶进境时间从原来36小时减5小时,出境时间从原来36小时减5小时;船舶进出境申报数据从1113项减少至371项,重复申报项目减少约67%。这一创新举措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实行报告制度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服务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8
⚙️ 具体做法
福建海事局率先在平潭自贸片区试点对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由签证改为报告制,简化船舶进出港口手续,便利船舶进出港口,提高船舶周转效率,促进航运经济发展。2016年11月,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进行修订,这一做法在全国实施。
两证合一提升外贸效率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899
💡 案例说明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

⚙️ 具体做法
省商务厅、原福建检验检疫局、省贸促会率先推出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改革。依托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商务部门将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信息审核结果向海关及贸促会原产地业务系统快速推送,海关及贸促会直接采信商务部门审核结果,当即授予企业原产地证备案资质,实现“一口受理、一次审核、一次发证”。通过改革,企业对原产地证的知晓率大幅提升,更好运用原产地政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外贸竞争力 ... 展开全部 ▼
原产地签证改革提效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站
#900
⚙️ 具体做法
原福建、厦门检验检疫局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改革和简化检验检疫原产地签证管理八项惠企措施,对原产地业务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简政放权改革,实施凭企业声明直接签证模式、属地备案多点通签模式、允许生产企业代办原产地证书等一系列首创性创新举措,实现企业产品备案和签证业务可当场办结,促进了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
第 90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891 - 90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