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港航信易贷
#461
⚙️ 具体做法
港航信易贷。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作为融资授信评价参考,实现纯信用贷款,随借随还。引导金融机构为港航企业开发专属特色融资产品,授信金额最高3000万元。 开发利用港航企业信用无形价值。 ·创新性:复制拓展
“不打烊、不下线”原产地一体化申领平台
#462
💡 案例说明
“不打烊、不下线”原产地一体化申领平台
⚙️ 具体做法
“不打烊、不下线”原产地一体化申领平台。中央直属机构和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便利化供给合作,企业提交电子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选择居家自助打印、便民服务站社区出证或城区寄送等渠道便捷领取原产地证。 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原产地证协同申领体系。 ·创新性:复制拓展
船员证书和海员证信息采集“全城通办”
#463
💡 案例说明
船员证书和海员证信息采集“全城通办”
⚙️ 具体做法
船员证书和海员证信息采集“全城通办”。将船员适任证书、服务簿、记分附页及海员证信息采集调整下放至基层海事处政务窗口办理,在市区交通便利处增设信息采集点,方便船员就近办理。 下放办理权限,大幅缩减交通、时间成本。 ·创新性:复制拓展
台胞个人调解工作室
#464
⚙️ 具体做法
台胞个人调解工作室。邀请台胞在法庭内部设置个人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台胞调解员身份和情感认同优势,预防和化解涉台矛盾纠纷。 实现涉台法律纠纷诉前解纷与诉讼的快速、协同。 ·创新性:全国首创
反洗钱案件线索跨部门协同机制
#465
⚙️ 具体做法
反洗钱案件线索跨部门协同机制。检察、公安机关和人民银行建立反洗钱案件线索共享机制,任一单位发现洗钱犯罪线索的,即向另外两家单位移送线索或可疑报告,根据需要即时开展会商,由检察机关强化协调协作。 破除传统反洗钱工作中犯罪线索单向移送易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 ·创新性:全国首创
海洋生态公益检察微共治模式
#466
⚙️ 具体做法
海洋生态公益检察微共治模式。成立沿海7地市海洋生态检察公益联盟,建立管辖移送、沟通联络、智库支持协作机制。建设诉讼协调指导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智能化辅助办案。打造法治教育基地,集成探索成果。 跨区域、智能化涉海洋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协同配合。 ·创新性:全国首创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
#467
⚙️ 具体做法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在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设立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律师协会及专业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共同参与的服务站,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判、国外法律及商业规范等服务。 将跨境电商一站式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延伸至诉前。 ·创新性:全国首创
重点产业企业认定“免申即享”
#468
⚙️ 具体做法
重点产业企业认定“免申即享”。优化重点产业企业认定流程和部门协同,变依企业申请认定为主动发布认定结果,认定结果应用于产业奖补、人才政策、评优评先等相关方面,实现政府服务综合集成。 政府服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创新性:全国首创
台胞职称跨境采认
#469
⚙️ 具体做法
台胞职称跨境采认。台胞在台湾本岛即可通过网络办理职称采认,预发电子职称证书二维码,待台胞正式来大陆工作时换领纸质证书。 创新对台职称采认模式。 ·创新性:全国首创
社会化异地台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470
⚙️ 具体做法
社会化异地台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引入社会评价机构,研发职业资格水平线上考试系统,在台湾高雄设立线下考场,开设一条海峡专用网络通道,便利台胞获取大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突破两岸网络限制,创新“异地考试、网络监管”形式。 ·创新性:全国首创
第 47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461 -
47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