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重点环节发力“延伸”形成产业链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1
💡 案例说明

天津自贸试验区立足航空维修服务向上延伸,构建航空制造、维修产业链。

⚙️ 具体做法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发展飞机维修的基础上,探索向飞机组装和制造方向延伸,承接空客A320、A330飞机总装线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落户,成为欧洲之外最大的空中客车生产基地,航空制造维修行业产值超过780亿元,逐步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
平潭风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 福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2
💡 案例说明

福建自贸试验区立足风能资源向下延伸,构建风能产业链。

⚙️ 具体做法
平潭片区处于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的突出部,“狭管效应”使平潭风能资源丰富:平潭多年平均风速在8.4米/秒以上,年有效风速4.5-25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最高可达7000多小时。立足资源优势,平潭片区风能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9年,平潭片区风能产业项目已落地11个,涵盖海上风电开发、风电设备制造、风电服务业等,总装机容量近70万千瓦,完成风能产业投资近100亿元,实现年产值近10 ... 展开全部 ▼
全产业布局“组合”形成产业链
📍 浙江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3
💡 案例说明

浙江自贸试验区促进油气全产业链发展。

⚙️ 具体做法
从油气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力,通过推进国际油品贸易、保税油加注、金融服务各个环节促进油气全产业链升级发展,形成了各环节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19年,油品贸易额达3201.8亿元;保税油加注领域,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达410.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成为我国保税船用燃料油供油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竞争最活跃、通关效率最高的区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1721亿元,年均增长440%。
南京芯片之城产业链升级
📍 江苏 🏢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4
💡 案例说明

江苏自贸试验区促进芯片全产业链发展。

⚙️ 具体做法
南京片区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之城”,积极探索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创新,加强对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企业成长方面,支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帮助企业融资;产业创新方面,鼓励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新产品开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大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力度;生态构建方面,对片区整机、终端企业购买片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主开发的芯片给予补助,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截至2019年底,已有400多家国内外集 ... 展开全部 ▼
传统产业链“升级”为全新产业链
📍 湖北 🏢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5
💡 案例说明

湖北自贸试验区促进传统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具体做法
襄阳片区在汽车制造、物流、商贸、试验、检测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基础上,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通过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设立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等“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三纵三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产业体系,逐步发展了“整车研发、生产(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和市政环卫车等新能源商用车) ... 展开全部 ▼
推动区域间差异性产业互补发展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6
💡 案例说明

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实现金融业和油气贸易优势互补,推动油品贸易发展壮大。

⚙️ 具体做法
上海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化平台和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品全产业链优势,在产品创新和上市、交割仓库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培训和产业服务、信息交流、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与国际产业相融、市场相通、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石油产业市场体系。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发挥油品储运、炼化、海事服务等优势,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优势,共同打造国际油气贸易中心。2019年,上海期货 ... 展开全部 ▼
自贸试验区推动区域间同质性产业强强联合
📍 上海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7
💡 案例说明

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港口物流强强联合,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 具体做法
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港口一体化建设,强化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合作联动,争取长三角口岸监管一体化试点,推进海关、海事、港航、边防等监管一体化,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2019年,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980.8万标箱,同比增长7.6%。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成为目前全球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超级大港。
京津冀细胞谷引领生物医药创新
📍 天津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8
💡 案例说明

天津自贸试验区与北京在医药研发产业强强联合,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 具体做法
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了京津冀“细胞谷”,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临床研究合作。截至2019年,已经汇聚了中科院工业生物所、瑞普生物、宝石花医疗等200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30%,在细胞治疗技术的等前沿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大兴机场片区协同引项目
📍 河北 🏢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79
💡 案例说明

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的廊坊和大兴部分在航空物流强强联合,航空物流业发展水平提升。

⚙️ 具体做法
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虽然是一个片区,但是跨河北与北京两个省市,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片区。双方通过建设“载体、体制、规划、工作”四大协同机制,共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符合双方发展定位的南航祥翼华北基地、海航冷链物流、顺丰华北智慧物流等一批高质量项目,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明显,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发挥渠道作用为周边地区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 陕西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19年 🏷️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
#2080
💡 案例说明

陕西自贸试验区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为周边地区产品开拓销售渠道,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

⚙️ 具体做法
陕西自贸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建立“通丝路”平台。截至2019年,已入驻企业超过150家,1200余种陕西特色产品在线展示销售,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过600万元。同时,通过“一县一站一品”布点,平台出口站点企业覆盖陕西60%的县域地区,出口产品达200余种。通过该平台,延安延川“梁家河”小米出口美国,渭南白水酥梨出口缅甸,培育起一批陕西农产品品牌,提升了陕西农业、种植业的产品附加值。发挥通道作 ... 展开全部 ▼
第 208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2071 - 208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