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企业认证智慧培育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1
💡 案例说明

近年来,申请海关高级认证(AEO)资质的企 业快速增长,而传统信用培育模式存在“认证培育 效率不高、文件审核强度大、关企信息交互不畅 通、培育工作难量化”等问题。为破解上述工作难 题,济南片区联合济南海关,在海关总署企管司指 导下,率先建立企业认证智慧培育系统,实现“资 料线上报、关员线上审、意见线上提、问题线上 改”,形成了关企新型信息交互渠道,全面提升了 培育质效。

⚙️ 具体做法
建立智能线上信息交互系统。构建关企新型信息交互渠道,形成“资料线上报、关员线上审、意见线上提、问题线上改”的培育模式;实现8类专项认证标准“一表”呈现、“一体”查阅智能排序功能,支持关键信息自动检索,提升培育效率。建设智能数据库、企业档案库。运用数据管理技术,建设智能数据库,开发认证标准、操作规范、企业档案、问题记录等模块,开展认证标准辅导,为企业提出改进建议;开发培育报告功能,智能收集培育过程中 ... 展开全部 ▼
进口货物增值税“即申即退”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2
💡 案例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 理办法》,海关发现多征税款、纳税义务人发现多 缴税款、因品质或规格原因退运、因故未装运出口 申报退关、散装进出口货物发生短装、商业赔偿货 款等6种类情形,应企业申请,海关应予以受理税 款退还手续,于30日查实并通知纳税义务人3个 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海关收到企业退税申请 后,需要给税务部门发函确认增值税是否已抵扣, 如未抵扣方可办理税款退还手续。因海关与税务部 门间发函复函效率偏低,多数税款退还手续耗时较 长,多则1一2个月,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缩短退税流程,烟台片区创新建立“关税 联动”机制,对辖区企业创新实施进口货物增值税 “即申即退”新模式。

⚙️ 具体做法
关税联动,核查从事中移至事后。海关、税务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海关为税务开展骗取增值税抵扣核查提供数据支持,税务为海关核实增值税是否已抵扣提供协助,双方分别指定增值税联网核查联系人,实现部门间高效协同。企业提交税款退还申请,海关凭借企业提交的增值税未抵扣的自主声明,与税务部门联系收到答复意见后,先行办理税款退还手续,后续再向税务局发函确认,实现核查后移、作业流程优化。叠加信 ... 展开全部 ▼
网络货运平台纳税服务监管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3
💡 案例说明

网络货运行业是平台经济重要组成,是数字经 济的典型应用,但由于网络货运行业打破了地域管 辖概念、且面临海量自然人群体,在税务管理中难 以核实业务真实性,存在较高虚开发票隐患。为推 动网络货运业务健康发展,济南片区联合济南市税 务局首创网络货运“be“”模式,通过获取交通 部门信息,实现网络货运业务真实性校验,通过重 构自然人代开发票流程,实现司机“刷脸”即开 票,解决了网络货运企业成本发票获取难得问题, 纳税信息自动核验提高了监管效率,率先实现交通 部门、网络货运企业、货运司机和税务部门在统一 平台进行数据核验、极简开票、高效监管,网络货 运涉税业务实现规范便捷办理,是自贸纳税服务创 新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大胆实践。

⚙️ 具体做法
网络货运平台服务众多货运公司和货运司机,但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如何确认平台和司机交易行为的真实性,防控税务风险是各地普遍性难题。该模式率先实现交通部门、网络货运企业、货运司机和税务部门在统一平台数据核验,实现网络货运涉税业务规范便捷办理,有利于防控偷税漏税,增加国家税收,实现高效监管。一是数据共享标准化应用。网络货运行业交通部门与税务部门数据共享并标准化应用,通过在税务端建立网络货运发票合规性管理模块 ... 展开全部 ▼
“产业人才地图”精准引才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人员流动与资质互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4
💡 案例说明

为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才与产业精准对 接,济南片区以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 建立《人才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打破信息壁垒, 汇聚公安、人社、教育等核心部门权威数据,打造 区域一体化“产业人才地图”,将人才数量、类型、 流向、分布与产业布局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决策科 学化、匹配高效化、服务精准化。

⚙️ 具体做法
人才信息互联互通。围绕人才多、分布广、流动快现状,争取市人才领导工作小组授权支持,建立人才数据中心,打通公安、人社、教育等核心部门的数据共享路径,对全市900万户籍人口数据、600万社保缴费数据和200万人才业务数据进行归口汇集,形成巨量人才“数据池”。与学信网、国家职业资格网、全国专技证书系统等权威网站对接,构建人才鉴定模型,对人才“数据池”信息进行逐一比对验证,自动完成达标人才信息分类人库。在 ... 展开全部 ▼
基于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的商事仲裁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 📅 2021年 🏷️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5
💡 案例说明

青岛片区跨境易货贸易联盟成员单位青岛仲裁 委员会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区块 链在商事仲裁中的创新应用。建成国内首个基于 5G网络切片技术的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并经中央 网信办备案,率先在国内发起成立法治区块链链 盟,实现电子数据“证据自证”和跨链信息共享协 同,破解电子数据举证难、认证难等问题,提升仲 裁质效,营造开放安全、便捷高效、法治公平、成 本竞争力强的数字化营商环境。

⚙️ 具体做法
一是打破数据垄断,解决“举证难”痛点。裁判实践中,电子数据已成为独立的证据类型,但交易形成的电子数据通常存储在企业数据平台,纠纷发生后,弱势一方当事人难以从平台获取电子数据。青岛仲裁委员会推动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与企业数据平台对接,为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开放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存取证服务,交易数据实时固化、加密上传至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一键调取数据”。二是实现“证据自证”,破解数据可信 ... 展开全部 ▼
多元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 📅 2021年 🏷️ 专业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6
💡 案例说明

为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 法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专业资源优势,山东自贸试 验区立足区域实际,创新打造多元化一站式公共法 律服务新模式,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其中, 济南片区开通自贸试验区案件办理“绿色通道”, 青岛片区打造“三庭一站四中心”法律服务体系, 联合推出搭建“线上+线下” “部门+部门”联动机 制,将法律咨询、纠纷解决、商事服务等功能高度 集成,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自由选、法律事务一 站办”“线上智慧审批、线下法治会诊”的高效便 捷法律服务,得到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 可,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法律公共服务提供了具有借 鉴意义的山东模式。

⚙️ 具体做法
打造“三庭一站四中心”法律服务体系。聚焦涉外商事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黄岛区法院创建青岛片区涉外商事法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依托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创设涉外审判巡回法庭,围绕航贸金领域提供优质的涉外司法服务。其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实现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对辖区内知识产权一、二审案件基本形成全覆盖。聚焦检察服务,在青岛市检察院和黄岛区检察院支持下,创建检察服务工作站,开通 ... 展开全部 ▼
商业秘密多维度保护创新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7
💡 案例说明

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大约60%创新成 果以技术秘密的方式存在,随着跨区域、跨领域、 跨企业人员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经营的常见风险,保护企业技术 信息、经营信息等内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迫在眉睫。青岛片区、烟台片区深人贯彻落实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 案》有关要求,对标CPTPP国际经贸规则中进一 步拓宽商业秘密保护范围、加大处罚力度等内容, 重点围绕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港航物流、集成电 路、智能制造、基因科技、生物医药、水产种业等 十个产业模块,聚焦四个维度的创新,构建出一整 套适应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为企 业知识产权提供全链条、全方位保护,带动商业秘 密保护水平全面跃升。

⚙️ 具体做法
创新基于产业需求的标准化保护规则。按照企业产业方向、数据信息类型、业态模式等进行分类梳理,选取技术水平先进、产业头部作用突出、发展目标明确、带动示范作用强的重点企业,深人调研和问诊,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秘点特征,建立健全与重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规则,形成具有片区鲜明特点的统一规范的商业秘密保护指南,推动形成山东省的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标准,也为商业秘密行政执法、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提供规范化、 ... 展开全部 ▼
环评打捆审批助力项目提速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 📅 2021年 🏷️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8
💡 案例说明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自觉把环境影响评估(以下 简称环评)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特 别是针对自贸试验区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 给予充分的改革自主权和试点支持,下真功夫,出 真措施,在牢牢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不断激 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创新力,助力自贸试验区持 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 具体做法
培育环评试点。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的桥头堡,着力培育环评改革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自主改革、自主创新。一是在自贸试验区推进环评打捆审批。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的意见》(鲁环发〔2020〕48号)指导下,2021年9月,青岛在全省率先印发了《青岛市小微企业打捆环评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自贸试验区重点推进,取得良好效果。在青岛试点基础上,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关 ... 展开全部 ▼
深耕“两链融合”加速产业聚集
📍 陕西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19
💡 案例说明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区功能区通过大中小 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建设,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带动 和产业创新联盟,围绕做大做强商用汽车、新材料 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两链”融合和大中 小企业融通发展。

⚙️ 具体做法
一是依托支柱产业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西安经开区功能区围绕创建“秦创原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结合区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硬科技产业发展实际,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中小企业融通生态为特色,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4大支柱产业,引导链主企业开展秦创原创新(研发)中心、展示中心试点工作,建立全产业链协同机制,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能力。二是研 ... 展开全部 ▼
区域评估简化审批提效
📍 陕西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20
💡 案例说明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落 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根据 新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近5年 可用土地指标预估,在全省率先启动水土保持区域 评估新模式,将原先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评估由单体 评价转变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估评价转变为申请 前服务,各部门互认区域评估结果,最大限度优化 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现水土保持审批即来 即办,显著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区域经济发展 活力。

⚙️ 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空港新城功能区审批服务局制定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细则,明确评估范围、时序进度等要求。邀请省、市水保专家编制区域水保方案,形成《区域水土保持评估报告》,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作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参考,方便建设单位掌握主要技术内容和结果。建设单位及相关技术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时,可直接引用评估结果,并说明与结果的符合性。二是简化水土保持方案 ... 展开全部 ▼
第 152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511 - 152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