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国际医疗科研合作和产业化共同体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生活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1
💡 案例说明

为抢抓RCEP协定实施的有利契机,推动医疗 康养产业对日韩等RCEP区域国家开放发展,破解 医疗领域国际先进科研技术研发引进和产业化难的 问题,济南片区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战略优势,探索 以本地医疗机构作为产业合作核心应用场景,以自 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重要抓手,吸引国际优质医疗 人才技术、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和医疗产业资源集聚 的新模式。该模式以医疗机构的资源吸聚能力为核 心,推动医药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制药研发、检验 检测等医疗科技企业集聚,建设国际医疗科研合作 和产业化共同体,构建“医疗+科技+金融”融合 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 具体做法
构建医疗核心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作为研发线索来源端、临床试验验证端、市场销售应用端的优势地位,以医疗机构在临床科研、临床试验过程中的资源优势及临床应用阶段的市场潜力优势,作为推动外国医疗产品和服务在华注册、拓展市场重要抓手,吸引国际高端医疗科研及细胞医学相关领域产业集聚。创新国际先进药械引进服务。联合本地医疗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提升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药械引进服务,充分发挥济南市 ... 展开全部 ▼
前置检测互认助企通关提速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2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落实RCEP “贸易便利化”要求,应 对韩国不断提高的食品农产品检测标准要求和企业 通关便利化需求,青岛片区管委联合青岛海关技术 中心,打造自贸区检测实验室,参照韩国的通关检 验要求,超前谋划布局,建设成为首批韩国认可的 “国外检测机构”和国内首个能够满足韩国511项 农残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与韩国相关的部 门及机构互联互通,实践“前置检测、结果互认” 的检验模式,为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规避了到港退 运或销毁、客户索赔的风险,解决了高昂的到港各 项费用和通关时间冗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我国应 对他国技术壁垒的能力,助力我国食品产业升级。

⚙️ 具体做法
一是与海外机构构建业务合作关系,打造高标准国际化实验室。青岛海关技术中心自贸区实验室与韩国化学融合试验研究院、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等韩国相关机构深化互联合作,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检测方法的差异等方面持续沟通联动,获取一手政策信息,建立软硬件符合要求的高标准国际化实验室,并持续更新对方各方面标准变动情况。二是创新境内资质认证机制,助力便利化通关。青岛海关技术中心自贸区实验室依据韩国《食品药品检验 ... 展开全部 ▼
国产研发测试用车辆购置税征缴管理创新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 2021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3
💡 案例说明

烟台片区的现代汽车烟台研发中心是现代集团 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外资综合性 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进行碰撞试验的测试车辆属于 暂时进境货物,期满面临复运出境难题。对此,烟 台片区提出购进国产测试用车以提高研发便利度新 路径,但国内购人测试用车辆又存在“不上路、不 挂牌”却因为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仍需缴纳车 辆购置税问题。针对研发测试用车辆该类问题,烟 台片区积极探索,开展专题调研、科学论证、合理 建议,结合税收法规与产业特色,全省首创授权汽 车经销商与企业建立测试车辆销售“一对一”模 式,即汽车经销商销售测试车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企业按照购进生产研发用材料进行处理,降低 企业研发成本、助力汽车研发升级,为解决此类车 企购进国产研发测试用车辆购置税难题开拓了新 通道。

⚙️ 具体做法
创新测试用车辆购进模式。现代汽车烟台研发中心进口试验车辆目前通过暂时进出境货物的方式进口,根据政策规定,属于暂时进境货物的测试用车辆及其零配件无论是否损毁,期满应当复运出境,过程中产生昂贵的运输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且无形中增加了大量场地成本。为解决测试用车便利度问题,烟台片区创新研发测试用车辆购进模式,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相关测试规则要求,采用购进国产测试用车辆的方式,进行相关碰撞测试,既节约了成 ... 展开全部 ▼
日韩投资全周期服务体系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4
💡 案例说明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韩产业 园、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两区三园”叠 加优势,从线上线下、招引孵化等多维度开展服务 创新,率先推行全周期服务体系,打出服务日韩投 资“组合拳”。

⚙️ 具体做法
一是注重“引”,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借助招商发展公司平台,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国资招商平台混改,成立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借助民营企业在科创、金融、教育、文旅等方面优质资源,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招聘、市场化薪酬,最大限度提升招商活力,拓宽招商资源渠道。二是聚焦“育”,全方位促进交流合作。在线上,搭建中小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各类区内资讯、政策信息,打破信息孤岛,优化片区优质营商环 ... 展开全部 ▼
交互平台提升运贸效率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5
💡 案例说明

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济南片区利用区块链 技术“多方共识、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的特点,建立“交互式”国际运贸服务模式,用数 字化手段将物流、仓储、贸易等各参与方链接起 来,形成国际运贸服务全流程可视化业务闭环,实 现数据联通和相互验证,构建互信、透明、高效、 安全、可追溯的数字化贸易服务新生态。

⚙️ 具体做法
建设交互型服务平台。打造集线上订舱、货物管理、保税预约、堆场预约、台账整理、数据分析、物流状态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交互型自助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匹配,以多式联运属地操作业务为核心,高度匹配海运、空运、班列运输业务模式,与济南董家铁路货运场站互联互通,实现国际物流运输多端口无纸化操作。搭建智慧仓储监管系统。构建运营数字化、决策智能化、作业自动化的智慧仓储监管系统,与海关监管 ... 展开全部 ▼
沿黄协同打造陆海通物流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6
💡 案例说明

为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 “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更好推动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青岛片区联合青岛海关、 港口及铁路部门,会同河南、陕西自贸试验区及当 地海关,积极探索航运物流领域的创新举措,以提 升运输效率、增强业务时效、节省物流成本为出发 点,充分发挥沿黄流域门户功能,以面向全流域的 物流业务创新为切人点,积极完善多式联运物流通 道,有效实现与内陆城市的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内 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黄河流 域“端到端” 一体化物流开放协作发展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协同建立沿黄流域多层次协同机制,强化海港和内陆港联动合作。沿黄九省(区)省会(首府)城市与胶东经济圈五市签署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共建海港和内陆港联动合作体系。在海关总署指导下,青岛海关牵头,会同济南海关、郑州海关等,建立沿黄流域“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加强区域关际合作。山东港口青岛港逐步完善郑州、西安等地内陆港布局,将港口服务功能延伸到内陆,协同内陆腹地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 ... 展开全部 ▼
打造新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数字化平台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 📅 2021年 🏷️ 数字贸易与数据跨境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7
💡 案例说明

青岛片区积极探索大宗商品交易数字化转型和 要素畅通流动,依托区内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 场,探索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以区域内优势产业和大宗商品为依托,以 建设拥有特色产品定价话语权的区域大宗贸易枢纽 为导向,以营商环境赋能、交易结算优化、交收网 络构建、研发能力突破为“四轮驱动”,创新交易 规则和贸易模式,形成以高效贸易流通、供应链精 准服务、高可信仓单和前沿科技应用为特点的功能 体系,完成全国首个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数字化平台 的搭建,实现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

⚙️ 具体做法
一是打造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仓单“四流”合一。依托青岛港作为东北亚重要大宗商品流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围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探索打造新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数字化平台,为大宗商品交易结算、交收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等在线数字化服务提供可靠的场景实施与应用分析,实现平台交收服务线上化、可视化,为平台仓单“真实性、有效性、唯一性”提供系统保证,促进平台信息流、资金 ... 展开全部 ▼
虚拟大学国际化教育服务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生活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8
💡 案例说明

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集聚高端教育资源,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济南片区联合市教育局设立济 南虚拟大学创新产业园,形成远程智慧课堂、中外 合作办学、职业标准教育集于一体的国际教育教学 体系,实现留学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职 业教育标准化。

⚙️ 具体做法
打造智慧在线教学模式。推进虚拟现实、智能语音、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联合斯坦福大学研发全球可移动国际化智慧教室,运用5G、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南卡罗来纳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上百所世界名校实时教学互连,为学生带来跨越时空、现场级交互的虚实结合在线学习体验。构建全球合作办学机制。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 ... 展开全部 ▼
生物医药临床实践服务新模式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 2021年 🏷️ 电信与数字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99
💡 案例说明

为解决前沿医疗技术转化难问题,推动生物 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济南片区联合医疗机构 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临床实践服务平台,构建以临 床应用为目的,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为支撑, 国家临床试验机构为载体,政策咨询和行业监管 为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前沿医疗技术团队提 供临床前准人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一站式”综 合服务。

⚙️ 具体做法
该模式为前沿医疗技术团队提供临床前准人到临床后转化应用的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了前沿医疗项目缺少转化标准和临床转化渠道,临床研究项目转化效率低、周期长,医疗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等关键问题,助力前沿医疗技术成果快速转化落地。一是建立“从无到有”前沿项目转化服务体系。前沿医疗项目由于技术过于先进,普遍缺乏临床准人和评价标准,临床转化渠道少。平台组建院士牵头的专家委员会和专业伦理委员会,在项目准人 ... 展开全部 ▼
烟台化工碳顾问机制
📍 山东 🏢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 2021年 🏷️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500
💡 案例说明

针对化工产业园区能耗高、排放高的问题,烟 台片区按照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高 标准建设黄渤海南岸万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高 质量实施“双碳”示范工程,创新建立了一套“强 化制度设计挖掘减碳潜质,改变能源结构支持绿色 转型,布局减碳项目创造全新价值”的节能减排新 模式,推动烟台化工产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 发展、助力打造“全国最美化工园区”。

⚙️ 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制度设计,支持企业依托技术创新挖掘减碳潜质。为不断挖掘化工企业节能减排能力,烟台片区创新建立化工企业节能减排“量化”机制,组建碳中和研究中心,深人开展碳中和相关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系统分析碳关税有关问题,配套出台《关于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推动全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政策,鼓励企业在化工产品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加大研发投人力度,突破技术壁垒,依托创新工艺减少三废 ... 展开全部 ▼
第 150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491 - 150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