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批改革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1
💡 案例说明

营口片区借助营口综合保税区的独特优势,吸引多家饲料生产企业落户,初步形成饲料生产产业集群。为推动粮食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结合企业需求,营口片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进行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简化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进一步提升饲料生产许可审批工作效率,助力产业发展。

⚙️ 具体做法
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要求,申请从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的企业,申请人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办理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包括饲料生产许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两项许可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有所区别。营口片区在落实“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的同时,探索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进行分类创新。一是对饲料生产企业实行部分申请材料告知承诺。 ... 展开全部 ▼
海关“问题清零”长效机制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2
💡 案例说明

“问题清零”长效机制是大连海关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该模式在大连片区先行先试,通过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类沟通渠道,探索构建了问题收集、响应、研判、评估的长效机制,实现关企交流互动“零距离”、排忧解难“零障碍”、问题解决“零库存”,促进了“职能J现场J企业”的良性互动,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不断提升口岸营商环境。

⚙️ 具体做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发力推进问题解决与改革一体化。聚焦制约业务运行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靶向出台改革措施,对普遍性问题研究长效解决机制,并“举一反三”,以问题解决推进业务制度优化。二是建立“问题清单+二次评估”的“事后”评估机制。成立“问题清零”领导小组,评估问题清单,明确答复口径,建立定期“回头看”制度,对疑难问题的处理情况开展事后回访并再次评估,保证问题真“清零”。三是建立“固定渠道+动态收 ... 展开全部 ▼
保税卡口智能化提效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3
💡 案例说明

“保税卡口智能化模式”是大连海关提高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效能的重要改革举措。针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卡口管理效率作业效率低、功能不全面等问题,大连海关通过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创新“保税卡口智能化”监管模式,提高卡口作业效率,在大窑湾综合保税区试点开展以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海关高效监管。

⚙️ 具体做法
“保税卡口智能化”为解决“一票多车”企业“集车难”等问题,集成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系统和物流监控平台相关功能,依托卡口智能化,实现远程申请、智能识别、数据比对、信息推送、电子抬杆等业务流程一次性完成,实现进出区域车辆快速放行。主要包括“5+3”项内容,具体为建立5个功能模块,优化3个功能项目。即新增“卡口电子放行单”模块、“一票多车”模块、“卡口检查”模块、“查询统计”模块以及“企业端业务申请 ... 展开全部 ▼
智能引导企业自控远程辅导新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4
💡 案例说明

“云企通”是大连海关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海关对高信用等级企业进行实地验核的基础上,转向在海关引导下企业进行风险自控,实现企业自我“检测”后及时处置,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同时,海关通过前置式分析,智能引导、辅助企业提高自检自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企到业合规管理水平。在大连片区试点开展“云企通”,取得良好成效。

⚙️ 具体做法
“云企通”包括企业管理自检、企业疑难问题预约帮扶、海关风险分析三部分。海关为高信用等级企业科学设定“自控式”自检项目,明确自检手段和科学处置方式,企业可通过“云企通”对自检发现的业务疑难,预约海关关务专家在线指导和帮扶,依法依规做好改进工作。一是将涉及的食品安全、保税监管、企业信息注册、减免税设备日常监管等内容设定为企业自控自检信息化指引,系统根据企业自检的信息自动给出风险提示及预判。二是企业根据 ... 展开全部 ▼
海运拼箱涉危业务便捷通关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5
💡 案例说明

大连片区围绕口岸危险货物便捷通关问题,在率先推出口岸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海洋污染物运输绿色通道”创新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针对合规海运拼箱货物时常受个别危险货物影响无法正常通关问题,大连片区联合海事部门,创新推出海运拼箱涉危业务便捷通关新模式,实施“海运拼箱货物中危险货物单独登记保存”,为合法运输的货主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 具体做法
海运拼箱货物的种类繁多,涉及的货主也较多,夹带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危险货物、将不符合安全与隔离标准的多种货物违规拼装等现象层出不穷,给海运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原模式下,海事部门在调查拼箱货物的上述违法行为时,采取与整箱货物相同的流程,对涉案集装箱及其货物进行整体布控,所有拼箱货物全部采取扣货处理。而实际不合规的通常仅涉及箱内的少量货物,大部分拼箱货符合海事安全与环保法规。但在整体布控、统一调查的原模式 ... 展开全部 ▼
原产地证书“信用签”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6
💡 案例说明

为助力企业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营口海关以营口综合保税区为试点,先行先试原产地证书“信用签”模式,通过简化申领流程、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在提升原产地签证办理效率的同时,引导企业自律守法经营,保障疫情期间原产地证书签发“不打烊”,进一步提升营口片区贸易便利化水平,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

⚙️ 具体做法
一是简化签证申领流程。改革前的举措为“企业先打印,海关后签发”,即企业先在网上进行原产地证书电子申报,然后到海关申领空白的原产地证书,审核通过后将证书打印,再到海关进行签字盖章,最终完成签证。“信用签”创新政策实施后,“海关先集中签发,企业后分批打印”,即企业根据自身海关信用记录提交《企业出口原产地证书信用签承诺书》,可一次性提前领取多份已完成海关签字盖章的空白纸质原产地证书备用,在海关电子审核通 ... 展开全部 ▼
跨境出口商品清单布控自动分拣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7
💡 案例说明

为对标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监管体制机制,沈阳海关以沈阳片区为试点,创新打造跨境出口商品清单布控自动分拣新模式,构筑跨境电商出口通关快捷通道,提升“智慧海关”监管体系,提高海关监管水平和效能。

⚙️ 具体做法
近年来,沈阳片区跨境电商零售商品出口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为进一步提高通关时效,更好服务企业和新业态发展,沈阳片区联合沈阳海关探索高效跨境电商通关分拣模式,创新开发跨境出口商品清单布控自动分拣信息化系统。在系统应用之前,监管场所在执行海关总署布控指令时,仅通过单个货物编码很难立即精准定位到其所在的大包裹,且作业流程中存在人工干预因素,平均单包货物分拣指令传输执行要1分钟左右。采用新系统后。利用“总分 ... 展开全部 ▼
“三贷”中心精准定向金融服务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8
💡 案例说明

为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营口片区与营口市金融发展局、中国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营口监管分局共同建设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首次贷款中心”“绿色贷款中心”“科创贷款中心”(以下简称自贸区“三贷”中心),多主体、多角度形成合力,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实现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速,获得信贷率持续提升,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此将自贸区“三贷”中心打造成全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发展的“名片”,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三贷”中心及时有效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努力减少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实际行动服务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大局。

⚙️ 具体做法
因企施策,设立自贸区“三贷”中心。营口片区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特点及融资目的,将“首次贷款”“绿色贷款”“科创贷款”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突破口,以此为依据,建设自贸区“三贷”中心,即“首次贷款中心”“绿色贷款中心”“科创贷款中心”,并明确了各个中心的支持对象及范围。“首次贷款中心”为营口片区内从未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提供对接渠道;“绿色贷款中心”为营口片区内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企 ... 展开全部 ▼
在华工作境外个人薪酬购汇便利化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9
💡 案例说明

为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引才引智环境,为外籍人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营口片区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营口市中心支局(以下简称营口市外汇局)共同探索、主动施策,大力推动境外个人薪酬购汇便利化业务顺利开展,实现该业务在辽宁省内的首次落地。

⚙️ 具体做法
境外个人薪酬购汇便利化业务是简化银行业务单证审核、提升个人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对接职能部门,做好前期摸排调研工作。为优化境外个人薪酬购汇手续,切实推动创新业务落地,2022年4月,营口片区会同营口市外汇局与营口市科技局,摸排调查截至2021年底营口片区内在华工作境外个人情况,力争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创新。二是汇政银三方联动,助推业务对接落地。通过前期摸 ... 展开全部 ▼
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通道创新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400
💡 案例说明

立足辽宁涉外经济发展实际,发挥辽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全面提升沈阳片区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人民银行沈阳分行通过境内外金融机构联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高效对接外贸企业低成本融资需求,积极创新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新模式,成功指导中国建设银行沈阳自贸区支行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落地。

⚙️ 具体做法
改革前:外贸企业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债权只能在境内流转,债权持有人始终是境内银行。受制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各项规定严格约束,外贸企业若想通过跨境贷款业务,从海外银行获得融资支持难度极大,相关跨境资信考察很难实现,业务周期及融资成本无法估算。改革后:打通跨境债权转让通道,直接将境内发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贷款债权一次性转卖给境外银行,使境内贸易企业间接获得境外银行的贷款,解决了境外银行对境内企业跨境资信审核的 ... 展开全部 ▼
第 140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391 - 140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