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企业上市培育新体系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1
💡 案例说明

哈尔滨片区为响应以资本市场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号召,紧跟国家步伐,构建“多方联动、上下齐动、靶向推动”的自贸区企业上市培育体系,推动企业申报进人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再发展。

⚙️ 具体做法
优化后备资源。充分调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园区服务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有关商协会力量,结合片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重点,每年集中筛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尽早发现、及时跟进,形成可持续发力的良好态势。实施分类培育。实行“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全流程培育,对实力有待增强、条件尚不成熟的企业,引导做好规范运营工作,协助企业解决改制上 ... 展开全部 ▼
“职业赋能+就业促进”人才服务品牌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 2021年 🏷️ 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2
💡 案例说明

2022年6月,哈尔滨片区成立职业指导工作室,创新人才服务“品牌引领”战略,打造体系建设有高度、引才聚才有力度、留才育才有精度、执行政策有速度、校地合作有深度、就业服务有温度的专业化“六度服务”品牌。

⚙️ 具体做法
深人推进校企对接。针对重点高校毕业生,组织片区重点企业开展线上“直播带岗”促就业活动。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组织企业到目标高校开展各类形式的“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在“双元制”“定向班”“技能鉴定”“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开展“菜单式”培训。转变以往传统宣讲模式,变“填鸭式”培训为“互动式”学习,根据企业和人才的“口味”点单,定制个性化培训服务,增强培训效果。一是 ... 展开全部 ▼
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 2021年 🏷️ 不清楚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3
💡 案例说明

哈尔滨片区创新打造龙江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区,通过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培育体系,打造教育与产业融合样板,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为全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供借鉴。

⚙️ 具体做法
建立产教融合实体运行联盟。成立哈尔滨片区产教联盟,以深哈人才资源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等为载体,建立生物医药、国防工业、数字经济、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产教融合子联盟5个,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赛、展、评、服资源融合共享平台,形成优势产业群。出台奖励政策文件。哈尔滨片区针对优秀企业和500强企业,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专项调研,制定出台《哈尔滨片区一体化发展区 ... 展开全部 ▼
跨境中药材全产业链集群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 📅 2021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4
💡 案例说明

黑河片区抓住口岸进口俄罗斯药材由5种增加到15种的发展机遇,利用中俄资源优势和边民互市贸易政策优势,布局加工生产基地,吸引中药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领域龙头企业集聚,构建两国三地中药材研发、生产、跨境销售全产业链集群体系。

⚙️ 具体做法
搭建中药材管理服务平台。黑河片区立足政策发展优势和机遇,打造全国最大进口药材综合服务平台,组建黑河片区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打响“进口俄罗斯中药材第一市”品牌,实现中药材年交易量10万吨,已成为发展俄罗斯中药材落地加工产业的集聚区。打造进口中药材集散中心。利用黑河片区中药材集聚和交通运输优势,建设规模最大、集产地加工、质量检测、运输配送、全程可追溯的全国中药材物流生产基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将来自俄罗 ... 展开全部 ▼
中俄产业园区跨境联动融合发展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 📅 2021年 🏷️ 保税与特殊监管区功能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5
💡 案例说明

绥芬河片区强化政策型园区和产业型园区互动,深度对接俄罗斯远东自由港、超前发展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形成产业园区跨境融合互动模式。

⚙️ 具体做法
突出“差异定位”,强化园区主体功能。发挥自贸试验区“一区引领”,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境外园区等“多区联动”平台优势,细分政策类园区和产业类园区承载功能,推动各园区既分工明确又协同互补,为产业发展搭建大平台。境外园区突出“缓冲”功能,15家企业人驻俄罗斯远东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对接国际经贸准则,充分利用利润税、财产税、土地税和保险金等方面的减免政策,建设农业、 ... 展开全部 ▼
农业跨境合作产业链
📍 黑龙江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6
💡 案例说明

绥芬河片区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开拓境外农产品“供给端”,畅通农产品进口“贸易端”,做大做强人境农产品“加工端”,形成“头外尾内、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农业跨境合作产业链条,有力推动“兴边富民”战略的实施。

⚙️ 具体做法
扩大境外投资规模,强化农产品“供给端”。绥芬河片区积极融人“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俄罗斯远东自由港、超前发展区联动发展,企业出口到俄罗斯的机械设备享受自由港政策返还17%的增值税,在超前发展区内可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返还等政策,支持企业在俄购买、租赁土地,主要从事大豆、玉米、小麦、燕麦等农作物种植以及生猪和奶牛畜牧养殖,年产玉米7万吨、大豆5万吨、燕麦草 ... 展开全部 ▼
科技创新型企业“靶向培育”新机制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7
💡 案例说明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以下简称营口片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积分制,量身定制并推送科技创新政策,根据企业发展诉求及时为企业推送适配专家,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靶向培育”新机制,充分释放区内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有效引导创新资源的集聚和科技型企业的壮大。

⚙️ 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科技创新积分制,实现企业“靶向分类”。探索实施科技创新积分制,依托科技部火炬中心出台的指标体系,兼顾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形成包括五大类48项指标的分级分类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逐一建模、计算、研判,确保不同类别企业得分的可比性,从而根据企业行业特点进行分类评价和分类指导。营口片区结合积分制各项得分和评估情况,筛选出涉及科技类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 ... 展开全部 ▼
“知识产权直通车”服务新机制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8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统筹知识产权服务业务,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功能,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以下简称沈阳片区)设立了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沈阳代办处沈阳自贸区工作站,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相关专利事务申请前置审查服务,通过送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市场的“三进”服务新机制,变过去知识产权申报需要企业自己跑腿、需要绕道省级代办处的流程,为上门办理且直接接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系统,全程护航、服务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为科技创新撑起知识产权“保护伞”。

⚙️ 具体做法
沈阳自贸区工作站紧扣产业发展目标、创新主体需求,以“直通车”为载体,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免费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当好“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辅导员”,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主动提供服务,送服务进企业、进园区。沈阳自贸区工作站与知识产权专家、优质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协作组建多元化专业服务团队,以“直通车”的形式,将服务延伸到企业和园区,以“问诊”“把脉”“开药 ... 展开全部 ▼
商标保护“云鉴定”新模式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 📅 2021年 🏷️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89
💡 案例说明

结合区内知识产权重点企业、新零售企业的商标保护需求,营口片区运用区块链、AI识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商标保护,创新推出商标保护“云鉴定”模式,以实现商标线上监测与线下保护有机结合,有效强化企业商标保护力度。

⚙️ 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创新“第三方辅助”模式。营口片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前期阶段,主要配合营口片区加强对电子商务、直播平台商标授权信息的监测,为营口片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提供侵权线索,为片区企业提供高质量商标保护维权服务,以此来提升营口片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营口片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意识。以新技术助力快保护。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其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利用AI ... 展开全部 ▼
工程质量检测智慧监管
📍 辽宁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 2021年 🏷️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390
💡 案例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提升监管水平,大连片区规划建设局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以数字化检测监管系统为纽带,以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为基础,以防范工程质量隐患为目标,搭建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以下简称大连片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形成检测监管与工程质控的双向联动。

⚙️ 具体做法
一是通过“一项一码”实现检测报告线上可查。在监管平台创建项目信息库,通过设置项目唯一编码、赋予检测报告防伪二维码等措施,做到检测报告可线上线下查询真伪,实现“一个项目,一个二维码,一套检测档案”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二是推出“监管通”程序,实现见证取样、收样全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应用人脸识别、GPS定位、电子围栏、预制二维码追踪等技术手段,严把“见证取样、送检核验”检测样品管理。实现业务自动化监管和 ... 展开全部 ▼
第 139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381 - 139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