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跨境电商平台融合提效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1
⚙️ 具体做法
贸易方式互通。跨境电商拥有平台配套齐全、受众群体广、灵活性强、获取订单容易的优势,B2B直接出口货物可以实行全国通关一体化。蚌埠本地的市场采购货物可以使用转关和通关一体化方式出口。为推动两种新业态融合发展,省内各城市的跨境电商货物可以在符合要求的组货仓完成组货后,使用市场采购通关一体化方式出口。促进平台融合。跨境电商经营者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或者是个人工商户,往往是前店后场或者是中介角色,缺乏实物展览 ... 展开全部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送集报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2
💡 案例说明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送集报”模式出区进口法检商品监管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优化企业申报。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辅助管理系统为载体,加载后台参数将企业申报的“分送”货物数据与法检商品目录进行比对,自动甄别筛选应检商品;同时在申报端向企业提供勾选预设参数,企业在几乎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应检货物申报。系统通过设置布控参数,对申报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自动转至现场查检等相关岗位。系统通过设置固定的查验记录格式提示应检项目,避免漏检。按照便利企业端、规范海关端的基本思路, ... 展开全部 ▼
芜湖洋山共舱运输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3
💡 案例说明

“芜湖一洋山”长江支线运输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主要运作模式是由若干支线经营人共同投人船舶组成运力,舱位对社会开放共享,按照对外公布的固定班期往返于芜湖港与上海洋山港之间的公共服务航线。舱位共享。通过船舶支线经营人共投运力,舱位开放共享,提供舱位共享平台,逐步推行船货分离。固定班期。以“五定班轮”的模式循环周转运输,港口码头采取优先靠泊、优先装卸的优先制度,确保时效。单点挂靠。船舶靠港实施单点挂靠模式,即船舶在上海洋山各码头只停靠一次,实行严格 ... 展开全部 ▼
芜湖空箱前置降本增效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4
💡 案例说明

一是推广空箱预服务新模式,积极应对封控影 响。按照信息前置、空箱前置的总体要求,依托共 仓航线,启动芜湖空箱前置服务,因新冠疫情期间 空箱回流较少,难以依赖空箱回流,造成大量货物 无法按时发出,采用新模式后提前调配空箱到芜湖 港,不完全依赖空箱回流。2022年3月31日,芜 湖港“空箱前置”项目正式落地,首批30个集装 箱已前置芜湖港堆场。二是强化运营服务中心,提升长江支线运输质 效。“芜湖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将上海港的服务 前置、信息前置,客户在芜湖港就可以享受到和上 海港相同的服务,缩短用箱周期,满足企业发运需 求。新模式采用后,不仅建立了水上运输通道,保 障了客户发运需求,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相对于 公路运输单箱可节约1 500元左右,降低成本304 以上。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上门营销。聚焦 货主企业货物发运需求,充分发挥芜湖至上海直达 航线服务优势,集聚口岸代理效能,为进出口企业 量身定制“陆改水”运输方案。

⚙️ 具体做法
一是推广空箱预服务新模式,积极应对封控影 响。按照信息前置、空箱前置的总体要求,依托共 仓航线,启动芜湖空箱前置服务,因新冠疫情期间 空箱回流较少,难以依赖空箱回流,造成大量货物 无法按时发出,采用新模式后提前调配空箱到芜湖 港,不完全依赖空箱回流。2022年3月31日,芜 湖港“空箱前置”项目正式落地,首批30个集装 箱已前置芜湖港堆场。二是强化运营服务中心,提升长江支线运输质 效。“芜湖集装箱 ... 展开全部 ▼
科创贷投联动机制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5
⚙️ 具体做法
一是发挥联动合力,实施批量化金融服务。建立白名单制度,定期组团分批向试点银行推荐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明朗的科创企业,每批次推荐企业原则上不少于10家。试点银行、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等单位在推荐名单内开展科创贷投业务,充分发挥银行与政府、债权与股权的联动作用,推动“逐客逐户”的商行贷款模式向批量化融资的投行理念转变。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企业贷款金额的不同,开展分级评估。 ... 展开全部 ▼
“商业银行授信+担保增信”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6
💡 案例说明

“商业银行授信+担保公司增信”外贸汇率避险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3+1+X”对接机制。建立“3+1+X”对接机制,其中“3”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蚌埠市中心支局、蚌埠商务和外事局、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以下简称蚌埠片区)管委会,“1”是商业银行,“X”是企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蚌埠市中心支局牵头,联合蚌埠商务和外事局、蚌埠片区管委会,通过交叉比对梳理企业信息,为银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积极拓展“首办户”,扩大汇率风险业务覆盖面提供支持。二是探索“商业银行授 ... 展开全部 ▼
合肥片区软件退税系统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7
⚙️ 具体做法
一是对接退税政策,明确对象范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4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増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4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同样可享受即征即退政策。注册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以下简称合肥片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可通过该系统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二是建立软件系统,打通数据壁垒。结合退税业务 ... 展开全部 ▼
双保贷助力外向型企业融资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8
⚙️ 具体做法
一是创新银信保三方合作模式,引人“信保+担保”双保险机制。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徽省内主要担保公司共同签署《“银行、担保、信保”融资合作备忘录》,并与省商务厅签订四方协议。双保贷产品通过财政贴息贴费方式,引导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双向发力,在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分险增信作用的同时,也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资金增信作用,从而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敞口,撬动金融机构帮助中小微外向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 展开全部 ▼
供应链票据保e贴助力普惠金融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29
⚙️ 具体做法
一是创新“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由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平台开出电子商票,小微企业在平台上接受商票后,由民强担保公司提供保证,将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范围扩大到供应链票据领域,银行对担保商票进行贴现,小微企业实现低成本的融资。通过“供应链票据”和“国有担保公司担保”的创新结合,进一步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链属企业供应链融资可得性、便利性和灵活性。二是打造“供应链票据保e贴”。创新打造“供应链票据保'贴 ... 展开全部 ▼
一户一策打通弱货币跨境结算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230
⚙️ 具体做法
根据企业不同的境外业务结算需求,建立健全“一户一策”制度。“一户一策”即针对每户企业实际境外业务开展情况,制定弱流通货币的跨境收付方案,内容包括业务种类、业务国别、业务币种需求,最终形成MT103汇款(单笔客户汇款)报文内容。以往传统的跨境结算收付模式会让企业受到商业银行弱流通性货币的储备限制,造成汇路闭塞,无法成功办理汇款业务。针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境内付款银行和境外中转银行的联动合作,通过 ... 展开全部 ▼
第 123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221 - 1230 条,共 250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