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创新案例数据库

浏览和筛选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筛选条件
重置

筛选结果:共找到 2507 个创新案例

知识产权质押贷风险补偿机制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1
💡 案例说明

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 具体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科学规划行动方案。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银保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证监局印发《安徽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人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主体责任、明晰工作目标。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试点相关任务明确到相关市、县、园区,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二是规范运作,制定管理办法。为规范风险补偿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合肥市制定《合肥市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风 ... 展开全部 ▼
信用报告替代合规证明助力上市服务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2
💡 案例说明

—份“信用报告”代替多张 “合规证明”的企业上市服务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明确申请对象,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制定并发布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实施方案,明确申请对象为拟在国内外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场外交易市场挂牌等,并注册在合肥高新区的企业。同时,规定了首批试点范围,主要为企业上市过程中开具无违规证明需求比较集中的八大领域,包括对外投资、市场监管(含质监、食药监)、税务(含社保缴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 展开全部 ▼
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3
⚙️ 具体做法
贸易方式互通。跨境电商拥有平台配套齐全、受众群体广、灵活性强、获取订单容易的优势,B2B直接出口货物可以实行全国通关一体化。蚌埠本地的市场采购货物可以使用转关和通关一体化方式出口。为推动两种新业态融合发展,省内各城市的跨境电商货物可以在符合要求的组货仓完成组货后,使用市场采购通关一体化方式出口。促进平台融合。跨境电商经营者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或者是个人工商户,往往是前店后场或者是中介角色,缺乏实物展览 ... 展开全部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送集报监管新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4
💡 案例说明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送集报”模式出区进口法检商品监管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优化企业申报。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辅助管理系统为载体,加载后台参数将企业申报的“分送”货物数据与法检商品目录进行比对,自动甄别筛选应检商品;同时在申报端向企业提供勾选预设参数,企业在几乎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应检货物申报。系统通过设置布控参数,对申报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自动转至现场查检等相关岗位。系统通过设置固定的查验记录格式提示应检项目,避免漏检。按照便利企业端、规范海关端的基本思路, ... 展开全部 ▼
芜湖洋山共舱运输新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5
💡 案例说明

“芜湖一洋山”长江支线运输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主要运作模式是由若干支线经营人共同投人船舶组成运力,舱位对社会开放共享,按照对外公布的固定班期往返于芜湖港与上海洋山港之间的公共服务航线。舱位共享。通过船舶支线经营人共投运力,舱位开放共享,提供舱位共享平台,逐步推行船货分离。固定班期。以“五定班轮”的模式循环周转运输,港口码头采取优先靠泊、优先装卸的优先制度,确保时效。单点挂靠。船舶靠港实施单点挂靠模式,即船舶在上海洋山各码头只停靠一次,实行严格 ... 展开全部 ▼
芜湖空箱前置提效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货物贸易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6
⚙️ 具体做法
一是推广空箱预服务新模式,积极应对封控影响。按照信息前置、空箱前置的总体要求,依托共仓航线,启动芜湖空箱前置服务,因新冠疫情期间空箱回流较少,难以依赖空箱回流,造成大量货物无法按时发出,采用新模式后提前调配空箱到芜湖港,不完全依赖空箱回流。2022年3月31日,芜湖港“空箱前置”项目正式落地,首批30个集装箱已前置芜湖港堆场。二是强化运营服务中心,提升长江支线运输质效。“芜湖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将 ... 展开全部 ▼
贷投批量联动金融服务新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投资准入与项目管理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7
⚙️ 具体做法
一是发挥联动合力,实施批量化金融服务。建立白名单制度,定期组团分批向试点银行推荐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明朗的科创企业,每批次推荐企业原则上不少于10家。试点银行、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等单位在推荐名单内开展科创贷投业务,充分发挥银行与政府、债权与股权的联动作用,推动“逐客逐户”的商行贷款模式向批量化融资的投行理念转变。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企业贷款金额的不同,开展分级评估。 ... 展开全部 ▼
商业银行授信担保避险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8
💡 案例说明

“商业银行授信+担保公司增信”外贸汇率避险新模式

⚙️ 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3+1+X”对接机制。建立“3+1+X”对接机制,其中“3”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蚌埠市中心支局、蚌埠商务和外事局、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以下简称蚌埠片区)管委会,“1”是商业银行,“X”是企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蚌埠市中心支局牵头,联合蚌埠商务和外事局、蚌埠片区管委会,通过交叉比对梳理企业信息,为银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积极拓展“首办户”,扩大汇率风险业务覆盖面提供支持。二是探索“商业银行授 ... 展开全部 ▼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新模式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89
⚙️ 具体做法
一是对接退税政策,明确对象范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4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増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4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同样可享受即征即退政策。注册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以下简称合肥片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可通过该系统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二是建立软件系统,打通数据壁垒。结合退税业务 ... 展开全部 ▼
“双保贷”业务试点
📍 安徽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2021年 🏷️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中国自贸试验区年鉴2023年
#1090
⚙️ 具体做法
一是创新银信保三方合作模式,引人“信保+担保”双保险机制。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徽省内主要担保公司共同签署《“银行、担保、信保”融资合作备忘录》,并与省商务厅签订四方协议。双保贷产品通过财政贴息贴费方式,引导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双向发力,在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分险增信作用的同时,也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资金增信作用,从而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敞口,撬动金融机构帮助中小微外向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 展开全部 ▼
第 109 页,共 251 页 | 显示第 1081 - 1090 条,共 2507 条记录